“野僧勤动水边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野僧勤动水边迎”出自宋代曾巩的《疏山》,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sēng qín dòng shuǐ biān y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野僧勤动水边迎”全诗

《疏山》
一见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动水边迎
苍松翠竹东南道,乱石峰前踏月行。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疏山》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疏山》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见云山病眼清,
野僧勤动水边迎。
苍松翠竹东南道,
乱石峰前踏月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疏山之地的景象和感受。作者眼睛不好,但他第一次见到这些云山时,感觉眼睛非常清晰。野僧(指隐士或僧人)在水边迎接他,显示出这里是僧人静修的地方。东南道路上有许多苍松和翠竹,而在峰前的乱石之间,作者在月光下徜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疏山之地的感受。首句“一见云山病眼清”中的“病眼清”揭示了作者在这片山水之间的感觉非常独特。通过使用“一见”,作者强调了他第一次见到这些云山时的震撼和美丽。第二句“野僧勤动水边迎”展示了这里是僧人修行的地方,他们勤奋地在水边迎接着作者的到来,显示出这里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道路两旁的苍松翠竹和峰前的乱石,给人一种山野的自然景象。最后一句“乱石峰前踏月行”中的“乱石”和“踏月行”描绘了作者漫步在月光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得益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这片山水之间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野僧勤动水边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shān
疏山

yī jiàn yún shān bìng yǎn qīng, yě sēng qín dòng shuǐ biān yíng.
一见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动水边迎。
cāng sōng cuì zhú dōng nán dào, luàn shí fēng qián tà yuè xíng.
苍松翠竹东南道,乱石峰前踏月行。

“野僧勤动水边迎”平仄韵脚

拼音:yě sēng qín dòng shuǐ biān yí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野僧勤动水边迎”的相关诗句

“野僧勤动水边迎”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野僧勤动水边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野僧勤动水边迎”出自曾巩的 《疏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