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浮休痴处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谁料浮休痴处士”出自宋代张舜民的《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liào fú xiū chī chǔ sh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谁料浮休痴处士”全诗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
三春不识桃李面,四月无莺但老鸦。
谁料浮休痴处士,下车先看牡丹花。

分类:

作者简介(张舜民)

张舜民头像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张舜民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春不识桃李面,
四月无莺但老鸦。
谁料浮休痴处士,
下车先看牡丹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士人的情景。在三个春天里,他没有见到桃花和李花的盛开,四月里只有老鸦的叫声。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似游荡的愚人,却在下车之前先去欣赏牡丹花。

赏析:
这首诗以季节景物为背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开篇写道,“三春不识桃李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失望和无奈,暗示着他在岁月的流转中错过了桃花和李花的美丽。接着,“四月无莺但老鸦”,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老鸦的沉闷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句转折出人意料,“谁料浮休痴处士,下车先看牡丹花”。这位被人们认为游荡愚昧的处士却先去欣赏牡丹花。这里的“浮休痴处士”可以理解为一个表面上游荡无所事事的人,但其实他内心深处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品味。通过“下车先看牡丹花”,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牡丹花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过描绘季节景物和处士的行为,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珍惜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的转折也使人感到意外,展示了作者的独特眼光和对常规观念的冲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谁料浮休痴处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ǔ lǐ yǔ yǐ jǐ yǔ zú chéng èr jué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

sān chūn bù shí táo lǐ miàn, sì yuè wú yīng dàn lǎo yā.
三春不识桃李面,四月无莺但老鸦。
shuí liào fú xiū chī chǔ shì, xià chē xiān kàn mǔ dān huā.
谁料浮休痴处士,下车先看牡丹花。

“谁料浮休痴处士”平仄韵脚

拼音:shuí liào fú xiū chī chǔ shì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谁料浮休痴处士”的相关诗句

“谁料浮休痴处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谁料浮休痴处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谁料浮休痴处士”出自张舜民的 《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