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凭一滴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聊凭一滴通”出自宋代刘子翚的《书斋十咏·砚瓶》,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o píng yī dī t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聊凭一滴通”全诗

《书斋十咏·砚瓶》
小瓶防砚渴,埏埴自良工。
怀抱清谁儿,聊凭一滴通

分类:

作者简介(刘子翚)

刘子翚头像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书斋十咏·砚瓶》刘子翚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斋十咏·砚瓶》是宋代刘子翚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砚瓶的赞美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砚瓶小巧玲珑,用来防止砚台干涸,是瓷工的杰作。它怀抱清水,好像是在守护着一位特别的人,只需一滴水,即可畅通无阻。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砚瓶,向读者展示了砚瓶的独特价值和功能。砚瓶小巧而精致,不仅能够保存清水,还能防止砚台上的墨汁干涸。它象征着良工的巧思和技艺,传递出作者对工匠精神的赞美。砚瓶的存在也唤起了作者对清水的思念,清水象征着纯净和通畅,使得书斋中的文人们能够在写字时流畅自如。

这首诗词短小精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砚瓶的特点和功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纯净和通畅的向往。它抓住了砚瓶作为文人书斋中重要工具的特殊意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个小小砚瓶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琐碎小物的细腻观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它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了砚瓶的形象,同时也通过砚瓶的象征意义,传递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纯净心灵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聊凭一滴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zhāi shí yǒng yàn píng
书斋十咏·砚瓶

xiǎo píng fáng yàn kě, shān zhí zì liáng gōng.
小瓶防砚渴,埏埴自良工。
huái bào qīng shuí ér, liáo píng yī dī tōng.
怀抱清谁儿,聊凭一滴通。

“聊凭一滴通”平仄韵脚

拼音:liáo píng yī dī tō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聊凭一滴通”的相关诗句

“聊凭一滴通”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聊凭一滴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聊凭一滴通”出自刘子翚的 《书斋十咏·砚瓶》,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