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清游觉尚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梦里清游觉尚惊”出自宋代王之道的《送浮屠善慧》,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èng lǐ qīng yóu jué shàng j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梦里清游觉尚惊”全诗

《送浮屠善慧》
云涛霜巘正峥嵘,梦里清游觉尚惊
师到西湖如得句,不妨频寄老书生。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送浮屠善慧》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浮屠善慧》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浮屠善慧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浮屠善慧的赞赏和对其远行的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云涛霜巘正峥嵘,
梦里清游觉尚惊。
师到西湖如得句,
不妨频寄老书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对浮屠善慧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首句“云涛霜巘正峥嵘”,描述了云雾翻滚、山峰峻岭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之美。这种壮观的景象与浮屠善慧的远行形成了对比,凸显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句“梦里清游觉尚惊”,通过使用“梦里清游”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浮屠善慧修行的虔诚和对其人品的赞赏。作者对浮屠善慧的表现感到震撼和惊叹,暗示了浮屠善慧在修行道路上的突破和成就。

第三句“师到西湖如得句”,表明浮屠善慧的到来就像是给西湖带来了一句精妙的诗句,充满了美好的意境。西湖作为一个优美的风景胜地,被用来象征人间的美好和宁静。浮屠善慧的到来使得这片美景更加完美,也暗示了他对修行道路的深刻理解和境界。

最后一句“不妨频寄老书生”,表达了作者对浮屠善慧的期望和鼓励。作者希望他能够经常向自己这位老友寄送来信函,分享修行的心得和感悟。这种友谊和交流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有助于共同成长和进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浮屠善慧的敬佩和祝福,以及对友谊和交流的渴望,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既具有艺术性的表达,又蕴含了对修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情感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梦里清游觉尚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fú tú shàn huì
送浮屠善慧

yún tāo shuāng yǎn zhèng zhēng róng, mèng lǐ qīng yóu jué shàng jīng.
云涛霜巘正峥嵘,梦里清游觉尚惊。
shī dào xī hú rú dé jù, bù fáng pín jì lǎo shū shēng.
师到西湖如得句,不妨频寄老书生。

“梦里清游觉尚惊”平仄韵脚

拼音:mèng lǐ qīng yóu jué shàng jī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梦里清游觉尚惊”的相关诗句

“梦里清游觉尚惊”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梦里清游觉尚惊”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梦里清游觉尚惊”出自王之道的 《送浮屠善慧》,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