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不缩石不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海水不缩石不刊”出自元代杨维桢的《精卫操》,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ǎi shuǐ bù suō shí bù kā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海水不缩石不刊”全诗

《精卫操》
水在海,石在山,海水不缩石不刊
衔石向海女,口血离离海同干。

分类:

作者简介(杨维桢)

杨维桢头像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精卫操》杨维桢 翻译、赏析和诗意

《精卫操》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水在海,石在山,
海水不缩石不刊。
衔石向海女,
口血离离海同干。

诗意和赏析:
《精卫操》以简练的词语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景象,同时融入了寓意深远的哲理。诗中描绘了水在海中流淌,石头在山上屹立不倒的景象,表达了水的柔性和石的坚固不屈。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毅力的主题在整首诗中得以体现。

诗中提到的“精卫”是一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它在海边衔着石块,努力地把石块投入海中填平海洋。这种形象象征着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奋发向前的精神。诗人通过描述精卫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最后两句“衔石向海女,口血离离海同干”,描绘了精卫不畏艰难困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追求心中的目标。这种牺牲和坚持的精神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强调。

《精卫操》通过简练而富有表情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坚持不懈、奋发向前的精神的赞美和讴歌。这首诗词以自然界中的形象和寓言的手法,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道路上所面对的困难和挫折,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海水不缩石不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īng wèi cāo
精卫操

shuǐ zài hǎi, shí zài shān, hǎi shuǐ bù suō shí bù kān.
水在海,石在山,海水不缩石不刊。
xián shí xiàng hǎi nǚ, kǒu xuè lí lí hǎi tóng gàn.
衔石向海女,口血离离海同干。

“海水不缩石不刊”平仄韵脚

拼音:hǎi shuǐ bù suō shí bù kā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海水不缩石不刊”的相关诗句

“海水不缩石不刊”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海水不缩石不刊”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海水不缩石不刊”出自杨维桢的 《精卫操》,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