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十二烟雾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凤箫十二烟雾匀”出自明代刘基的《白苎词(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èng xiāo shí èr yān wù yú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凤箫十二烟雾匀”全诗

《白苎词(二首)》
暖香结暝娇青春,翠钗珠压光照人。
凤箫十二烟雾匀,惊鸿燕娇波龙鳞。
玉觞交飞酒如沼,门外斜阳在林杪,宫中沉沉天未晓。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白苎词(二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苎词(二首)》是明代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青春美丽的女子和她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暖香结暝娇青春,
翠钗珠压光照人。
凤箫十二烟雾匀,
惊鸿燕娇波龙鳞。
玉觞交飞酒如沼,
门外斜阳在林杪,
宫中沉沉天未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细腻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宫廷中的美丽景象。首先,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青春娇媚如暖香,她佩戴的翠钗和珠饰散发出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场景。接着,诗人用一系列的意象来描绘宫廷中的烟雾和美景。凤箫的声音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如同十二翼展开的凤凰,烟雾弥漫在空中,仿佛是翩翩起舞的燕子,波纹像龙鳞一样闪耀。最后,诗人描绘了宫廷中的瑰丽场景,美酒在玉觞中交相飞溅,宛如一片酒沼。门外的斜阳已经落在了林间的尽头,宫中仍然沉浸在朦胧的黎明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宫廷中的华美和宁静。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暖香、翠钗、珠饰、凤箫、烟雾、惊鸿、燕娇、波龙鳞等,使诗中的景象生动鲜活。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斜阳和沉沉的天未晓,给人一种宫廷中时间静止的感觉,增强了整首诗的宁静与梦幻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的向往,展示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特点。通过描写宫廷景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律和美感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宫廷生活的瑰丽和安宁。整个诗篇流畅而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沉浸。

总的来说,刘基的《白苎词(二首)》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青春美丽的女子和宫廷环境的和谐融合。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创造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诗境,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凤箫十二烟雾匀”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ái zhù cí èr shǒu
白苎词(二首)

nuǎn xiāng jié míng jiāo qīng chūn, cuì chāi zhū yā guāng zhào rén.
暖香结暝娇青春,翠钗珠压光照人。
fèng xiāo shí èr yān wù yún, jīng hóng yàn jiāo bō lóng lín.
凤箫十二烟雾匀,惊鸿燕娇波龙鳞。
yù shāng jiāo fēi jiǔ rú zhǎo, mén wài xié yáng zài lín miǎo, gōng zhōng chén chén tiān wèi xiǎo.
玉觞交飞酒如沼,门外斜阳在林杪,宫中沉沉天未晓。

“凤箫十二烟雾匀”平仄韵脚

拼音:fèng xiāo shí èr yān wù yún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凤箫十二烟雾匀”的相关诗句

“凤箫十二烟雾匀”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凤箫十二烟雾匀”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凤箫十二烟雾匀”出自刘基的 《白苎词(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