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水禽鸣哺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日暖水禽鸣哺子”出自明代刘基的《夏日杂兴(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nuǎn shuǐ qín míng bǔ z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日暖水禽鸣哺子”全诗

《夏日杂兴(四首)》
曾楼迢递俯清郊,天际群山槛外交。
日暖水禽鸣哺子,风轻沙燕语寻巢。
绿荷雨洗藏龟叶,翠竹烟寒集凤梢。
可叹仲宣归未得,苦吟终日倚衡茅。
¤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夏日杂兴(四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夏日杂兴(四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夏日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曾楼迢递俯清郊,
天际群山槛外交。
日暖水禽鸣哺子,
风轻沙燕语寻巢。

这首诗词以清旷的郊外为背景,描绘了夏日的美好景色。曾楼高耸,迢递曲折,居高临下俯瞰着清朗的郊野,天际上群山连绵,与楼阁相互交融。阳光温暖,水中的禽鸟欢快地鸣叫,喂食它们的幼子。微风吹拂,沙地上的燕子低语,寻找着自己的巢穴。

绿荷雨洗藏龟叶,
翠竹烟寒集凤梢。
可叹仲宣归未得,
苦吟终日倚衡茅。

夏日的雨水洗净了绿荷的叶子,使其更加娇艳欲滴。翠竹在轻烟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幽静,凤梢(竹子的尖端)上聚集着凤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然而,诗人刘基在这美好的景色背后,流露出一丝苦闷之情。他感叹道,仲宣,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仲尼,或者是指他所敬仰的某位先贤,这个贤人的归来还未如愿。刘基自己则是在衡茅(指草庐)中孤独苦吟,整日倚在茅屋之间,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既有对外在景色的欣赏,又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与哲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日暖水禽鸣哺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à rì zá xìng sì shǒu
夏日杂兴(四首)

céng lóu tiáo dì fǔ qīng jiāo, tiān jì qún shān kǎn wài jiāo.
曾楼迢递俯清郊,天际群山槛外交。
rì nuǎn shuǐ qín míng bǔ zi, fēng qīng shā yàn yǔ xún cháo.
日暖水禽鸣哺子,风轻沙燕语寻巢。
lǜ hé yǔ xǐ cáng guī yè, cuì zhú yān hán jí fèng shāo.
绿荷雨洗藏龟叶,翠竹烟寒集凤梢。
kě tàn zhòng xuān guī wèi dé, kǔ yín zhōng rì yǐ héng máo.
可叹仲宣归未得,苦吟终日倚衡茅。
¤

“日暖水禽鸣哺子”平仄韵脚

拼音:rì nuǎn shuǐ qín míng bǔ zi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日暖水禽鸣哺子”的相关诗句

“日暖水禽鸣哺子”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日暖水禽鸣哺子”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日暖水禽鸣哺子”出自刘基的 《夏日杂兴(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