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一去无回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凤箫一去无回日”出自明代刘基的《绝句(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èng xiāo yī qù wú huí r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凤箫一去无回日”全诗

《绝句(三首)》
花落江皋宿雨晴,野烟消尽见芜城。
凤箫一去无回日,不及年年绿草生。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绝句(三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绝句(三首) - 刘基

花落江皋宿雨晴,
野烟消尽见芜城。
凤箫一去无回日,
不及年年绿草生。

中文译文:
花朵在江畔凋谢,夜晴之后的雨水已消散,
远处的烟雾散去,展现出一片芜杂的城市景象。
凤箫的声音曾经离去,再也没有回来的日子,
无法与这绿草每年都生长的时光相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刘基创作的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首句以花朵的凋谢为开端,描述了一幅雨后晴朗的景象。花落江皋,暗示着美好的事物都有逝去的时刻,这也可以被视为人生的寓意。雨水过后,天空晴朗,给人以明亮、清新的感觉。

第二句以野烟消散和芜城的景象为描写对象。野烟消尽,意味着乡村的宁静被打破,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呈现在眼前。芜杂的城市景象与第一句中的花朵凋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时光流转中的差异。

第三句以凤箫离去为写作主题。凤箫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欢乐,它一去不复返,意味着过去的欢愉和美好已经消逝。这种离去的意象也象征着人事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每年绿草生长,寓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循环。与凤箫离去形成了对比,暗示着人的欢乐和美好无法与岁月的流逝相抗衡。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流转、美好事物的逝去以及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感慨相结合,使诗词更加富有情感和哲理内涵,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凤箫一去无回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ué jù sān shǒu
绝句(三首)

huā luò jiāng gāo sù yǔ qíng, yě yān xiāo jǐn jiàn wú chéng.
花落江皋宿雨晴,野烟消尽见芜城。
fèng xiāo yī qù wú huí rì, bù jí nián nián lǜ cǎo shēng.
凤箫一去无回日,不及年年绿草生。

“凤箫一去无回日”平仄韵脚

拼音:fèng xiāo yī qù wú huí r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凤箫一去无回日”的相关诗句

“凤箫一去无回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凤箫一去无回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凤箫一去无回日”出自刘基的 《绝句(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