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密两瑀修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垂垂密两瑀修杨”出自明代刘基的《秋日即事(八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í chuí mì liǎng yǔ xiū y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垂垂密两瑀修杨”全诗

《秋日即事(八首)》
垂垂密两瑀修杨,点点青苔绘短墙。
不是雁声天畔过,争知今日是重阳。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秋日即事(八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日即事(八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节令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即事(八首)

垂垂密两瑀修杨,
点点青苔绘短墙。
不是雁声天畔过,
争知今日是重阳。

译文:
垂垂的密密的两行柳树,
点点的青苔绘出矮墙。
不是雁声从天边飞过,
谁能知道今天是重阳。

诗意:
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柳树和矮墙的细节,展示出秋季的特色景色。诗人借用柳树、青苔和雁声等形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叹和对时光的感慨。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无法确定今天是否是重阳节,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赏析:
诗中的垂垂和密密形容了两行柳树的姿态,苍翠的柳树与矮墙上点点青苔的对比,勾勒出秋日景色的细腻之处。垂垂密两瑀修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能力。

诗中提到的雁声是秋天的常见景象,但作者却表示这并非雁声从天空飞过,以此来引发读者对时光的思考。最后两句“争知今日是重阳”,则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念和对光阴流转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秋日景色的美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之情。这种抒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时光的思考,使得诗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垂垂密两瑀修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rì jí shì bā shǒu
秋日即事(八首)

chuí chuí mì liǎng yǔ xiū yáng, diǎn diǎn qīng tái huì duǎn qiáng.
垂垂密两瑀修杨,点点青苔绘短墙。
bú shì yàn shēng tiān pàn guò, zhēng zhī jīn rì shì chóng yáng.
不是雁声天畔过,争知今日是重阳。

“垂垂密两瑀修杨”平仄韵脚

拼音:chuí chuí mì liǎng yǔ xiū yá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垂垂密两瑀修杨”的相关诗句

“垂垂密两瑀修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垂垂密两瑀修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垂垂密两瑀修杨”出自刘基的 《秋日即事(八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