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补柴门叶补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泥补柴门叶补衣”出自明代唐寅的《题画廿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í bǔ zhài mén yè bǔ y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泥补柴门叶补衣”全诗

《题画廿四首》
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补柴门叶补衣
不起竹床头似雪,已无心去问襌机。

分类:

作者简介(唐寅)

唐寅头像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题画廿四首》唐寅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画廿四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失落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亭冷落,几乎没有人来,只有偶尔几个稀疏的过客。
泥土堵补的柴门,衣服上也有破损的地方。
在竹床头上没有起身,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
已经不再关心床前的织机。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山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寂落寞的心境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山亭寥落,人烟稀少,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泥补柴门和叶补衣服暗示着贫困和艰辛。竹床头上的白雪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冷酷。诗人已经不再关心生活中琐碎的事物,包括床前的织机,他对世俗的执念已经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将山亭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感相结合。山亭冷落,人烟稀少,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泥补柴门和衣服上的补丁则透露出诗人贫困的生活状况。竹床头上的白雪是一种意境的营造,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琐事的超脱,他已经不再关心这些物质的东西,而是思考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唐寅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泥补柴门叶补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huà niàn sì shǒu
题画廿四首

shān tíng liáo luò jiē rén xī, ní bǔ zhài mén yè bǔ yī.
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补柴门叶补衣。
bù qǐ zhú chuáng tóu sì xuě, yǐ wú xīn qù wèn dān jī.
不起竹床头似雪,已无心去问襌机。

“泥补柴门叶补衣”平仄韵脚

拼音:ní bǔ zhài mén yè bǔ yī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仄韵) 去声五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泥补柴门叶补衣”的相关诗句

“泥补柴门叶补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泥补柴门叶补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泥补柴门叶补衣”出自唐寅的 《题画廿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