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红旆照行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晴红旆照行舻”出自宋代王珪的《又寄公仪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qíng hóng pèi zhào xíng l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晴红旆照行舻”全诗

《又寄公仪四首》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又寄公仪四首》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又寄公仪四首》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译文:
新册命令从紫宫寄来,春天晴朗,红色旗帜飘扬在船上。
曾经手持白色文凭,风声何其凛冽,更加低头默默地思考。
月亮的露水洒下,清吟声应该传到骨髓中,我对江山的离别梦想渴望成真。
听说告诉双鹤先回去,但他们又回到了辽城,仿佛时间没有改变。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辞行中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以一种深情的语言,借助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事业的思念和对前程的期待。他思考着自己曾经执掌权柄、追求功名的往事,却发现孤独和离散的境况。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可能不会成真,但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作技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春天的明媚和红旗的鲜艳为背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离别情感。诗中的月露清吟和江山别梦,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闻双鹤已经回去,但他们又回到了辽城,这种回归仿佛时间没有改变的意象,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命运的无常。整首诗意境高远,感情真挚,通过对离别和梦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乌托邦式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晴红旆照行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òu jì gōng yí sì shǒu
又寄公仪四首

zǐ yē xīn shū huàn shǐ fú, chūn qíng hóng pèi zhào xíng lú.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
céng chí bái jiǎn fēng hé lì, gèng fú qīng pú lùn yì gū.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
yuè lù qīng yín yīng dào gǔ, jiāng shān bié mèng yù chéng tú.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wén jiào shuāng hè xiān guī qù, hái dào liáo chéng shì jiù wú.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春晴红旆照行舻”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qíng hóng pèi zhào xíng l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春晴红旆照行舻”的相关诗句

“春晴红旆照行舻”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春晴红旆照行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春晴红旆照行舻”出自王珪的 《又寄公仪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