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隔燕南一信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只隔燕南一信中”出自宋代王珪的《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gé yàn nán yī xìn zhō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只隔燕南一信中”全诗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羌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宴永寿给束赴留别》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一个正月初五的夜晚,王珪与好友耶律防在永寿给束的馆舍共同宴饮并告别。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友谊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王珪首先提到自己远自万里外持聘而来,探望友人耶律防。然后他疑问今夜的宴会是为了谁而举行,以表达他内心的疑惑和思考。

接着,他描绘了北方的羌歌自醉于天山之北,象征着异域的风情和独特的音乐文化。而作为汉族的王珪,他的心却追随着斗柄的指引,象征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和承袭。

在午夜时分,他吹响号角,让朔雪飞舞,这象征着对冬季的告别和对春天的期盼。随后,他骑上马匹,在清晨的春风中翻身跃马,意味着他的离去,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最后,王珪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告别的无奈,他说只隔着燕山以南的一封信,便能维系彼此之间的联系,显示了友情的重要性和距离的无碍。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交织描绘,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融入了历史典故和文化象征,展现了王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描绘内心思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情趣和文化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只隔燕南一信中”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ēng yuè wǔ rì yǔ guǎn bàn yē lǜ fáng yè yàn yǒng shòu gěi shù fù liú bié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

wàn lǐ lái chí pìn yù tōng, jīn xiāo bīn yàn wèi shuí tóng.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qiāng gē zì zuì tiān shān běi, hàn jié xiān suí dǒu bǐng dōng.
羌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bàn yè téng zhuāng chuī shuò xuě, píng míng yuè mǎ xiàng chūn fēng.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shǐ chē shǎo bié wú duō liàn, zhǐ gé yàn nán yī xìn zhōng.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

“只隔燕南一信中”平仄韵脚

拼音:zhǐ gé yàn nán yī xìn zhōng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仄韵) 去声一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只隔燕南一信中”的相关诗句

“只隔燕南一信中”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只隔燕南一信中”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只隔燕南一信中”出自王珪的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