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争忍负生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谢公争忍负生民”出自宋代夏竦的《到任后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è gōng zhēng rěn fù shēng mí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谢公争忍负生民”全诗

《到任后作》
功兼文武帝师臣,久厌崇高乐退身。
任是东山无限好,谢公争忍负生民

分类:

作者简介(夏竦)

夏竦头像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到任后作》夏竦 翻译、赏析和诗意

《到任后作》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夏竦作为一位官员到任后的心情和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功兼文武帝师臣,
久厌崇高乐退身。
任是东山无限好,
谢公争忍负生民。

诗意:
这位作者夏竦既是一位有才能的文学家,又是一位武将的师傅。他在久经沙场之后,对权力和享乐感到厌倦,选择退隐山林。他认为,无论是在东山还是其他地方,都有无限美好的风景,但他却不愿意以个人的享乐来负担生民的疾苦。

赏析:
《到任后作》这首诗词展示了夏竦的心境和价值观。首先,他在诗中提到自己既是文学家又是武将的师傅,凸显了他的才能和地位。然而,他对权力和享乐的追求却让他感到厌倦,选择了退隐山林。这表明他对功成名就已经不再追求,而是对宁静和自我反省有了更深的渴望。

诗中的"东山"被视为一个隐居的地方,象征着宁静和远离世俗的生活。夏竦认为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找到无限美好的事物,这种心态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智慧。而"谢公"指的是谢安,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以廉洁和为民着想而闻名。夏竦在诗中表示,他不愿意以自己个人的享乐来负担生民的疾苦,这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和为民利益的关注。

总而言之,夏竦的《到任后作》展示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宁静自省的向往。他选择退隐山林,远离世俗的纷扰,希望能过上自在宁静的生活,并将生民的利益放在心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功名和隐逸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公争忍负生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o rèn hòu zuò
到任后作

gōng jiān wén wǔ dì shī chén, jiǔ yàn chóng gāo lè tuì shēn.
功兼文武帝师臣,久厌崇高乐退身。
rèn shì dōng shān wú xiàn hǎo, xiè gōng zhēng rěn fù shēng mín.
任是东山无限好,谢公争忍负生民。

“谢公争忍负生民”平仄韵脚

拼音:xiè gōng zhēng rěn fù shēng mí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谢公争忍负生民”的相关诗句

“谢公争忍负生民”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谢公争忍负生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谢公争忍负生民”出自夏竦的 《到任后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