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曾将白璧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刻曾将白璧论”出自宋代陈造的《寓吴门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kè céng jiāng bái bì lù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一刻曾将白璧论”全诗

《寓吴门十首》
向来勇策著书勋,一刻曾将白璧论
老去光阴都不惜,静看乌兔役朝昏。

分类:

《寓吴门十首》陈造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寓吴门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造

中文译文:
向来勇策著书勋,
一刻曾将白璧论。
老去光阴都不惜,
静看乌兔役朝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造的作品,题为《寓吴门十首》。诗人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勇于从事文学创作,著书立说,积累了一定的声誉和成就。他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讨人世间的珍贵之物,就像是在辩论一块珍贵的白玉。这里的白璧可以理解为珍贵的宝石,也可以象征着人生中的宝贵时光。

然而,诗人在后面表达了一种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懊悔。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年老,时光不再青春,但他并不后悔曾经付出的一切,不惜花费了光阴和年华。这种不计较付出的精神,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坚持和热忱。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乌兔役朝昏的景象作为自己安静观察时光流转的比喻。乌兔指的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役指被驱使、被摆布。诗人通过观察乌兔在朝昏之间来回役使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无常。他以冷静的心态看待这一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示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对白璧论、光阴不惜和乌兔役朝昏等形象的运用,诗人刻画出了一幅寓言般的画面,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一刻曾将白璧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ù wú mén shí shǒu
寓吴门十首

xiàng lái yǒng cè zhù shū xūn, yī kè céng jiāng bái bì lùn.
向来勇策著书勋,一刻曾将白璧论。
lǎo qù guāng yīn dōu bù xī, jìng kàn wū tù yì cháo hūn.
老去光阴都不惜,静看乌兔役朝昏。

“一刻曾将白璧论”平仄韵脚

拼音:yī kè céng jiāng bái bì lù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一刻曾将白璧论”的相关诗句

“一刻曾将白璧论”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一刻曾将白璧论”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一刻曾将白璧论”出自陈造的 《寓吴门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