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惟甲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两河惟甲氏”出自宋代陈师道的《甲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ǎng hé wéi jiǎ sh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两河惟甲氏”全诗

《甲亭》
峻壁亭临水,横陂树彻山。
两河惟甲氏,数柏共苍颜。
随意游成适,回舟月与还。
早知乘下泽,不再结青纶。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甲亭》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甲亭》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甲亭的景点,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高峻的亭子临水而建,横亘在连绵的山峦间。两河之间只有甲姓的人居住,数棵柏树同享苍颜。随意地游览使人愉悦,回程的小舟伴月光一同归还。早知道我应该乘船穿越泽地,不再拴住青色的丝线。

诗意和赏析:
《甲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秀美的亭子之中。高峻的亭子临水而建,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山峦间的横亘的树木,给人以连绵的美感。诗中提到的两河,暗指两岸的人居住于此,而柏树则象征着他们的长寿和坚贞。整首诗以自由自在地游览、欣赏景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后悔和自责的情感,诗人认为自己早应该意识到应该乘船穿越泽地,而不再拴住青色的丝线,这里可以理解为束缚自己的过去和不必要的纷扰。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清新,既展示了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心灵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后悔和自责之情。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思考自己对自由和内心追求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两河惟甲氏”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ǎ tíng
甲亭

jùn bì tíng lín shuǐ, héng bēi shù chè shān.
峻壁亭临水,横陂树彻山。
liǎng hé wéi jiǎ shì, shù bǎi gòng cāng yán.
两河惟甲氏,数柏共苍颜。
suí yì yóu chéng shì, huí zhōu yuè yǔ hái.
随意游成适,回舟月与还。
zǎo zhī chéng xià zé, bù zài jié qīng lún.
早知乘下泽,不再结青纶。

“两河惟甲氏”平仄韵脚

拼音:liǎng hé wéi jiǎ sh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两河惟甲氏”的相关诗句

“两河惟甲氏”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两河惟甲氏”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两河惟甲氏”出自陈师道的 《甲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