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军书走羽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南北军书走羽毛”出自宋代李弥逊的《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běi jūn shū zǒu yǔ má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南北军书走羽毛”全诗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近日得知陕西和陕西以西地区的胜利消息,接着又听闻五路军队平定了叛乱,用兵高效果。南北两军书信频繁往来,城头上看到红云高高飘扬。我颇有所闻,关陇一带的事情已经结束,所有马匹都归还了。不仅仅是福建和闽南地区,其他地方也有人兜售刀剑。城壕中的官吏再也找不到人被捉,乡村老人与泥土为伴,甘心苦饮却不畏遭遇。现在四海上都能听到鼙鼓声,各地的官员闲来无事,可以坐下来办理公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胜利的景象,详细描述了宋代时期在陕西地区取得的军事胜利和平定叛乱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南北两军书信频繁往来、城头喜见红云高飘扬的景象,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关陇一带的事情已经结束,马匹归还,以及刀剑兜售的情况,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和社会的安定。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四海鼙鼓声、官员闲来无事的场景,表达了时代的和平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胜利和和平的到来,展示了社会的安定与宁静。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比喻,如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有力。诗人用"关陇一带的事情已经结束,所有马匹都归还了"以及"瓯闽行卖刀"等句子,展示了社会的安定和商业的繁荣。最后两句"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则表达了时代的和平与安宁,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诗中展示了军民的团结和努力,以及社会重归安宁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南北军书走羽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n bào shǎn yòu zài jié jì wén wǔ shī suì píng jiàn kòu yòng gāo zì yùn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nán běi jūn shū zǒu yǔ máo, chéng tóu xǐ jiàn chì yún gāo.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pō wén guān lǒng jǐn guī mǎ, bù dú ōu mǐn xíng mài dāo.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háo lì zhuō rén nà fù yǒu, tián wēng ní yǐn bù cí zāo.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huì kàn sì hǎi shōu pí gǔ, jùn yì guān xián dé zuò cáo.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南北军书走羽毛”平仄韵脚

拼音:nán běi jūn shū zǒu yǔ máo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南北军书走羽毛”的相关诗句

“南北军书走羽毛”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南北军书走羽毛”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南北军书走羽毛”出自李弥逊的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