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虚室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琴书虚室冷”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ín shū xū shì lě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琴书虚室冷”全诗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
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
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
谁谓溪坡远,能来杜与岑。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层轩无碍石,
支径曲穿林。
竹密催山暮,
松摇乱客吟。
琴书虚室冷,
钟鼓净坊深。
谁谓溪坡远,
能来杜与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间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寂静和宁谧之美。诗人通过描写层叠的轩榭、蜿蜒曲折的小径,展现了山间的幽深和曲径通幽的景色。竹子茂密的生长催促着夕阳西下,松树随风摇曳,唤起了游客们吟诗作画的情怀。整个山谷中,虚室空冷,钟鼓声净,宛如一片宁静的净土。诗人以溪流和山坡的遥远来表达了自己与杜甫、岑参等前辈文人交游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间景色,通过几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宁静和幽深之美。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形容了山中建筑和小径的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通过对竹子和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和游客们在这幽静环境中吟诗作画的情景。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描绘了山谷中的宁静和寂静,给人一种温馨宜人的感受。最后,诗人以溪坡远、能来杜与岑表达了自己与前辈文人的交游之愿,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山间幽静的美景和文人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崇和对前辈文人的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山林的清净和文人的心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琴书虚室冷”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céng dé míng sī lǐ liú tí xī shān jiān jiǎn sū zǎi èr shǒu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céng xuān wú ài shí, zhī jìng qū chuān lín.
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
zhú mì cuī shān mù, sōng yáo luàn kè yín.
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
qín shū xū shì lěng, zhōng gǔ jìng fāng shēn.
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
shuí wèi xī pō yuǎn, néng lái dù yǔ cén.
谁谓溪坡远,能来杜与岑。

“琴书虚室冷”平仄韵脚

拼音:qín shū xū shì lěng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琴书虚室冷”的相关诗句

“琴书虚室冷”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琴书虚室冷”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琴书虚室冷”出自李弥逊的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