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客高眠防不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病客高眠防不肯”出自宋代仲并的《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ìng kè gāo mián fáng bù kě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病客高眠防不肯”全诗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黄花应自惜离披,欲放清香故故迟。
病客高眠防不肯,剩裁好语报花知。

分类:

作者简介(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仲并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花应自惜离披,
欲放清香故故迟。
病客高眠防不肯,
剩裁好语报花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花应该自己珍惜离别的花瓣,
欲放出清香却一直耽搁。
病中的客人高高地睡着,不愿醒来,
只剩下美好的言语来告诉花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黄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黄花自己应该珍惜离开的花瓣,但它却一直迟迟不放出清香,这种情形暗喻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而病中的客人沉睡不醒,不愿面对现实,这也象征了作者对别离的逃避和无奈。最后,作者用剩下的美好言语来告诉黄花,表达了他对花儿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黄花为象征,通过描写花朵的态度和病客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离别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黄花作为诗中的形象,代表了离别的主题,黄花不愿放出清香,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不愿离别的情感。而病客的高眠和不愿醒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离别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逃避和无奈。最后,作者用剩下的美好言语来报告黄花,展现了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希望。

整首诗意蕴含深刻,通过对花儿和病客的描写,以及对离别情感的表达,诗人仲并成功地刻画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人们在离别面前的复杂情感,具有深远的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病客高眠防不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gěng jiàn kě cuī jú sān shǒu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huáng huā yīng zì xī lí pī, yù fàng qīng xiāng gù gù chí.
黄花应自惜离披,欲放清香故故迟。
bìng kè gāo mián fáng bù kěn, shèng cái hǎo yǔ bào huā zhī.
病客高眠防不肯,剩裁好语报花知。

“病客高眠防不肯”平仄韵脚

拼音:bìng kè gāo mián fáng bù kě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病客高眠防不肯”的相关诗句

“病客高眠防不肯”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病客高眠防不肯”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病客高眠防不肯”出自仲并的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