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忽报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披衣忽报晴”出自宋代赵蕃的《雪晴》,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ī yī hū bào q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披衣忽报晴”全诗

《雪晴》
启户犹飞雪,披衣忽报晴
慵为踞炉坐,喜作出门行。
草冻袍争色,梅残玉堕英。
未能忧旱苦,聊复快诗情。

分类: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雪晴》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雪晴》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推开门户时,仍有雪花飞扬,
披上衣裳时,突然传来晴朗。
倦坐在火炉旁,不禁起身出门行。
青草被冻成了色彩之争,梅花凋谢,玉般的花瓣纷纷坠落。
虽未能为旱情忧愁,却能通过写诗来悦怀。

诗意:
《雪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后天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情的变化和对自然的感受。诗中展现了冬天的静谧和变幻,以及作者在室内坐着时突然看到阳光明媚的晴天,引发他的快乐和出门行走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草地上被冻得颜色斑斓的景象和梅花凋谢的情景,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观察和对自然变化的感叹。尽管诗人并未真正经历旱情的苦痛,但他通过写诗来寻找快乐和诗意,进一步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态。

赏析:
《雪晴》这首诗词以简洁独特的语言描绘了雪后晴朗的景象,刻画出了冬日的变幻和自然的美丽。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诗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雪花与晴天、草地的冻结与梅花的凋谢,以突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感悟。整首诗以雪和晴的对比贯穿始终,通过雪晴相间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对变化的喜悦。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与心境融合的诗意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诗意的追求。在短短的几句诗中,通过对雪晴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喜悦。整首诗词给人以明快愉悦的感觉,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美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披衣忽报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uě qíng
雪晴

qǐ hù yóu fēi xuě, pī yī hū bào qíng.
启户犹飞雪,披衣忽报晴。
yōng wèi jù lú zuò, xǐ zuò chū mén xíng.
慵为踞炉坐,喜作出门行。
cǎo dòng páo zhēng sè, méi cán yù duò yīng.
草冻袍争色,梅残玉堕英。
wèi néng yōu hàn kǔ, liáo fù kuài shī qíng.
未能忧旱苦,聊复快诗情。

“披衣忽报晴”平仄韵脚

拼音:pī yī hū bào q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披衣忽报晴”的相关诗句

“披衣忽报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披衣忽报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披衣忽报晴”出自赵蕃的 《雪晴》,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