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逝者可追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如斯逝者可追不”出自宋代吴潜的《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ú sī shì zhě kě zhuī b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如斯逝者可追不”全诗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水光山色尽兜收,老子穿林兴尚悠。
眼底有诗皆锦野,心头无事即瀛洲。
鷃鸠岂较物和我,蟪蛄何知春与秋。
所谓人生行乐耳,如斯逝者可追不

分类:

作者简介(吴潜)

吴潜头像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吴潜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水光山色尽兜收,
老子穿林兴尚悠。
眼底有诗皆锦野,
心头无事即瀛洲。

鷃鸠岂较物和我,
蟪蛄何知春与秋。
所谓人生行乐耳,
如斯逝者可追不。

中文译文:
水光山色都收拾完毕,
老子穿过林间心情悠然。
眼底所见都是美丽如锦的田野,
心头无忧无虑仿佛在仙境。

鷃鸠怎能和我相比,
蟪蛄又何曾懂得春和秋。
所谓人生的乐趣只在于听觉,
如此美好的时光无法回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出门游玩的情景和心境。他描述了水光山色的美丽,以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愉悦之感。作者认为眼前所见的景色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而他的内心则宛如一片宁静祥和的海洋。

作者以鷃鸠和蟪蛄作比喻,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的态度。鷃鸠和蟪蛄都是自然界中平凡的生物,它们不会关心物质和权势,也不会明了时间的流转。作者认为人生的快乐在于听觉和心境的宽广,而这种美好的时光无法被追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追求。水光山色的描绘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而作者的心境更是与之相得益彰。

诗中的鷃鸠和蟪蛄形象生动,通过与它们的对比,突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作者认为人生的真正乐趣不在于追逐功名和物质,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美好的时光一旦逝去,就再也无法追回,因此应该珍惜眼前的快乐与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如斯逝者可追不”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jiāo yòng shào nóng yùn sān shǒu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shuǐ guāng shān sè jǐn dōu shōu, lǎo zi chuān lín xìng shàng yōu.
水光山色尽兜收,老子穿林兴尚悠。
yǎn dǐ yǒu shī jiē jǐn yě, xīn tóu wú shì jí yíng zhōu.
眼底有诗皆锦野,心头无事即瀛洲。
yàn jiū qǐ jiào wù hé wǒ, huì gū hé zhī chūn yǔ qiū.
鷃鸠岂较物和我,蟪蛄何知春与秋。
suǒ wèi rén shēng xíng lè ěr, rú sī shì zhě kě zhuī bù.
所谓人生行乐耳,如斯逝者可追不。

“如斯逝者可追不”平仄韵脚

拼音:rú sī shì zhě kě zhuī bù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仄韵) 入声五物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如斯逝者可追不”的相关诗句

“如斯逝者可追不”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如斯逝者可追不”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如斯逝者可追不”出自吴潜的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