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我计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深知我计疏”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zhì wǒ jì shū,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深知我计疏”全诗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
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
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胡倅赴堂召,表达了诗人对胡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前程的期许。

诗的开篇,诗人表达了与胡倅在里社相交已久的情感,亲密无间地相互了解对方的计划不尽圆满,暗示了诗人对胡倅的关心和牵挂。

接着,诗人描绘了胡倅壮志满怀的形象,壮怀磊落,意志坚定,不畏艰险。诗中的别语又渠渠,意味着诗人与胡倅之间的言谈交流,又一次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借用箭与锄的比喻,表达了对胡倅担任重要职务后能够尽早施展才华的期望。箭可以传递信息,锄则代表胡倅在官场上的工作。诗人希望胡倅能够尽快放下箭,拿起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最后两句,诗人以烦君看三径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胡倅的请求和期待。三径可能指的是胡倅即将走过的三条重要道路,诗人希望胡倅在这三条道路上能够像松树和菊花一样,坚持不懈,茁壮成长,取得好的成绩。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诗人与胡倅的情谊,同时表达了对胡倅前程的祝福和期望。通过对箭和锄的对比,诗人寄托了自己对胡倅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宋代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对朋友的期许,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深知我计疏”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yáng zhōu hú cuì fù táng zhào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lǐ shè jiǔ xiāng yú, shēn zhì wǒ jì shū.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
zhuàng huái fāng lěi lěi, bié yǔ yòu qú qú.
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
jìng rì yóu chuán jiàn, hé shí kě hé chú.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fán jūn kàn sān jìng, sōng yǔ jú hé rú.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深知我计疏”平仄韵脚

拼音:shēn zhì wǒ jì shū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深知我计疏”的相关诗句

“深知我计疏”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深知我计疏”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深知我计疏”出自李曾伯的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