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颇觉风霜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夜来颇觉风霜薄”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又和答云岩》,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lái pō jué fēng shuāng bá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夜来颇觉风霜薄”全诗

《又和答云岩》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又和答云岩》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又和答云岩》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译文:
翠绿的帷幕香气散尽,昨夜的梦境重现眼前。
楼角的寒梅被惊动,摇曳着它凄美的姿态。
夜晚过去,感觉风霜渐薄,询问南方的枝头是否已经开放。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叹。诗中的翠箔和香气代表春天的繁花和芬芳,而梦境的重现则暗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楼角的寒梅被惊动,显示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可视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他怀着期盼询问南方的枝头是否已经迎来春天的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人通过翠箔、香气、梦境和寒梅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界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他的感叹和期待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使诗词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清新,给人以诗意盎然的美感。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夜来颇觉风霜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òu hé dá yún yán
又和答云岩

cuì bó xiāng xiāo zuó mèng huí, jīng cán lóu jiǎo dòng hán méi.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yè lái pō jué fēng shuāng báo, wèn xùn nán zhī kāi wèi kāi.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夜来颇觉风霜薄”平仄韵脚

拼音:yè lái pō jué fēng shuāng báo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夜来颇觉风霜薄”的相关诗句

“夜来颇觉风霜薄”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夜来颇觉风霜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夜来颇觉风霜薄”出自李曾伯的 《又和答云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