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身轻眼倍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但觉身轻眼倍明”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jué shēn qīng yǎn bèi m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但觉身轻眼倍明”全诗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一笑芳宵万虑平,诗翁犹自假诗鸣。
名邦想见灯成市,病骨相忘月暗城。
人事谁能记今昨,天公都莫管阴晴。
窗前细读梅花句,但觉身轻眼倍明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笑芳宵万虑平,
诗翁犹自假诗鸣。
名邦想见灯成市,
病骨相忘月暗城。
人事谁能记今昨,
天公都莫管阴晴。
窗前细读梅花句,
但觉身轻眼倍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诗的开篇,“一笑芳宵万虑平”,意味着在这美好的夜晚,一笑之间万般忧虑都消散了。诗翁(指自己)仍然在假托诗作的声音中发出歌唱。这里的“翁”用以自称,显示了诗人的高龄,也是对自己饱经风霜的人生的自嘲。

接下来,诗人设想着在这个繁华的国家,元宵节的灯火将会点亮整个城市,给人们带来繁忙和快乐。然而,病骨相忘,月暗城,诗人却在孤寂的城市中感受到疾病和衰老的无奈。这里的“病骨”象征着诗人的身体衰弱和生命的短暂,与繁华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人事谁能记今昨,天公都莫管阴晴”,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和自然变迁的无奈和无常感。人们很难记住过去和现在的事情,天公也无法掌控天气的变幻。这种无常的感受使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窗前细读梅花句,但觉身轻眼倍明”,诗人坐在窗前,细细品读梅花的诗句,感受到了一种身心轻松的感觉,眼中的世界也变得更加明亮。这里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欣赏梅花,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明亮。

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但觉身轻眼倍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dèng xùn pō jiàn jì yuán xī yùn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yī xiào fāng xiāo wàn lǜ píng, shī wēng yóu zì jiǎ shī míng.
一笑芳宵万虑平,诗翁犹自假诗鸣。
míng bāng xiǎng jiàn dēng chéng shì, bìng gǔ xiāng wàng yuè àn chéng.
名邦想见灯成市,病骨相忘月暗城。
rén shì shuí néng jì jīn zuó, tiān gōng dōu mò guǎn yīn qíng.
人事谁能记今昨,天公都莫管阴晴。
chuāng qián xì dú méi huā jù, dàn jué shēn qīng yǎn bèi míng.
窗前细读梅花句,但觉身轻眼倍明。

“但觉身轻眼倍明”平仄韵脚

拼音:dàn jué shēn qīng yǎn bèi míng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但觉身轻眼倍明”的相关诗句

“但觉身轻眼倍明”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但觉身轻眼倍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但觉身轻眼倍明”出自李曾伯的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