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荒未辟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烟荒未辟田”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入兴安界》,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ān huāng wèi pì t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烟荒未辟田”全诗

《入兴安界》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入兴安界》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入兴安界》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进入兴安的境界,风景异于往昔的年代。山川虽然美丽,但井邑却显得凄凉。雨水打击着摇摇欲坠的屋舍,烟草荒芜,田地还未开拓。丁税紧缺,官府为了防备边境的危机。

诗意:
这首诗以兴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景象忧虑的境界。诗人通过对山川、村落和田野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和底蕴深厚的情感。诗中还体现出官府的行动,以解决边境的困境,暗示了时局的艰难和动荡。

赏析:
《入兴安界》通过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困境的感受。诗中的"风光异昔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井邑顿凄然"则展示了现实的残酷和落寞。雨打半颓屋和烟荒未辟田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困境和艰难。最后两句"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则展示了官府在边境危机时刻积极应对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局不稳定的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动荡时代的景象,展示了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担忧以及对官府的期望。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体验其凄凉之余,也能对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现实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烟荒未辟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rù xīng ān jiè
入兴安界

lù rù xīng ān jìng, fēng guāng yì xī nián.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shān chuān suī hǎo zài, jǐng yì dùn qī rán.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yǔ dǎ bàn tuí wū, yān huāng wèi pì tián.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qǐ dīng zhēng dí jí, guān fǔ wèi fáng biān.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烟荒未辟田”平仄韵脚

拼音:yān huāng wèi pì ti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烟荒未辟田”的相关诗句

“烟荒未辟田”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烟荒未辟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烟荒未辟田”出自李曾伯的 《入兴安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