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春江愁李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日暮春江愁李白”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张录携书见过》,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mù chūn jiāng chóu lǐ b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春江愁李白”全诗

《次韵张录携书见过》
家在屏山东复东,高轩肯过白云中。
石桥自是神仙处,竹屋相传工律工。
日暮春江愁李白,山寒秋菊老龟蒙。
时平莫袖挥毫手,此论於予却未公。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张录携书见过》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张录携书见过》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家在屏山东复东,
高轩肯过白云中。
石桥自是神仙处,
竹屋相传工律工。

日暮春江愁李白,
山寒秋菊老龟蒙。
时平莫袖挥毫手,
此论於予却未公。

译文:
我的家在屏山东复东,
愿意在高楼上过白云之中。
石桥自然是神仙居住之地,
竹屋传承着古老的音律之工。

夕阳西下,春江中的景色让我想起了李白的愁绪,
山寒之时,秋菊老去的龟蒙也令人感慨。
在这个平和的时代,我不愿意挥动毛笔,
这样的见解我却未公之于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家乡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思考,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见解。首先,诗中描述了屏山东复东的美景,以高楼白云、石桥和竹屋为象征,展示了宁静和神秘的山水之间的联结。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其次,作者通过"日暮春江愁李白"和"山寒秋菊老龟蒙"的对比,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愁思在春江的景色中被唤起,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秋菊老去的龟蒙则象征着自然界的衰老和万物的消逝。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思考和独特见解。他表示在这样平和的时代中,他不愿意挥动毛笔,暗示自己对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思考。这种见解可能与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思想有关,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和现实的思考与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相结合,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与现实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见解,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日暮春江愁李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zhāng lù xié shū jiàn guò
次韵张录携书见过

jiā zài píng shān dōng fù dōng, gāo xuān kěn guò bái yún zhōng.
家在屏山东复东,高轩肯过白云中。
shí qiáo zì shì shén xiān chù, zhú wū xiāng chuán gōng lǜ gōng.
石桥自是神仙处,竹屋相传工律工。
rì mù chūn jiāng chóu lǐ bái, shān hán qiū jú lǎo guī méng.
日暮春江愁李白,山寒秋菊老龟蒙。
shí píng mò xiù huī háo shǒu, cǐ lùn yú yǔ què wèi gōng.
时平莫袖挥毫手,此论於予却未公。

“日暮春江愁李白”平仄韵脚

拼音:rì mù chūn jiāng chóu lǐ bái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日暮春江愁李白”的相关诗句

“日暮春江愁李白”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日暮春江愁李白”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日暮春江愁李白”出自方岳的 《次韵张录携书见过》,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