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屡适从何许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雨屡适从何许来”出自宋代方岳的《三用韵酬沈同年》,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lǚ shì cóng hé xǔ lá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雨屡适从何许来”全诗

《三用韵酬沈同年》
雨屡适从何许来,双蓬无处避风埃。
江湖谁共月千里,轩冕真同水一杯。
纵有穷愁侵病骨,断无荣辱到灵台。
只销处士星明润,未用三台入斗魁。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三用韵酬沈同年》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三用韵酬沈同年》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屡适从何许来,
双蓬无处避风埃。
江湖谁共月千里,
轩冕真同水一杯。

纵有穷愁侵病骨,
断无荣辱到灵台。
只销处士星明润,
未用三台入斗魁。

译文:
雨水频繁地从何处来?
双蓬中没有一处可躲避风尘。
江湖之中,有谁与我共赏月明千里,
尊贵的身份与我只如水中的一杯。

即使贫穷和忧愁侵蚀我病弱的身躯,
但并不会让荣辱影响我的精神追求。
我只愿化解世俗之累,以文士的清明润泽天空,
尽管尚未得到三台才能登上斗魁之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方岳对自己处世之道和人生追求的思考。诗中以雨水为喻,探讨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无论是贫穷、疾病,还是世俗的荣辱,作者都以一种淡然超脱的态度来对待,他认为这些世俗的烦恼和身份地位并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理的行动。

诗中的"双蓬"指的是古代车上的两个遮雨的篷,暗喻人生无处可避遇到的风尘之扰。"江湖谁共月千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知己共赏月明之念。"轩冕真同水一杯"则将尊贵的身份比喻为水中的一杯,强调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心寡欲的追求,他希望以文士之风,以明亮的智慧照亮世间,虽然他尚未得到荣耀,但他并不为此所累,他尽心经营着自己的内在修养。"三台"和"斗魁"则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而作者并不追求这种功名,他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独立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心态和追求真理的志向,展示了宋代士人追求清高和内心自在的特质。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心境,也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整体风貌和社会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雨屡适从何许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ān yòng yùn chóu shěn tóng nián
三用韵酬沈同年

yǔ lǚ shì cóng hé xǔ lái, shuāng péng wú chǔ bì fēng āi.
雨屡适从何许来,双蓬无处避风埃。
jiāng hú shuí gòng yuè qiān lǐ, xuān miǎn zhēn tóng shuǐ yī bēi.
江湖谁共月千里,轩冕真同水一杯。
zòng yǒu qióng chóu qīn bìng gǔ, duàn wú róng rǔ dào líng tái.
纵有穷愁侵病骨,断无荣辱到灵台。
zhǐ xiāo chǔ shì xīng míng rùn, wèi yòng sān tái rù dòu kuí.
只销处士星明润,未用三台入斗魁。

“雨屡适从何许来”平仄韵脚

拼音:yǔ lǚ shì cóng hé xǔ lái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雨屡适从何许来”的相关诗句

“雨屡适从何许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雨屡适从何许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雨屡适从何许来”出自方岳的 《三用韵酬沈同年》,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