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不相问”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相见不相问”出自宋代陈著的《似永固主僧惠福》,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jiàn bù xiāng wè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相见不相问”全诗

《似永固主僧惠福》
偶来乘暇隙,又过古禅林。
白日钟鱼外,清风竹树阴。
无言自有趣,得句亦何心。
相见不相问,老僧知我深。

分类: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头像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似永固主僧惠福》陈著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似永固主僧惠福》
作者:陈著(宋代)

偶来乘暇隙,
又过古禅林。
白日钟鱼外,
清风竹树阴。

无言自有趣,
得句亦何心。
相见不相问,
老僧知我深。

【中文译文】
偶然间抓住空闲的机会,
再次来到古老的禅林。
阳光穿过林外的钟声,
清风在竹树间凉爽。

无需言语,自有趣味,
得到诗句也何其心意。
相见不需要多言询问,
老僧知晓我内心的深刻。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陈著游历过古禅林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与一位主僧惠福的相遇和交流。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达出禅宗思想的深远哲理。

首先,诗人通过“偶来乘暇隙”来形容自己的到访是偶然而非计划的,这增添了游历的情趣。古禅林作为传统禅宗修行的场所,代表着寂静与宁静。阳光透过钟声照耀在外面,清风吹拂竹树,形成一幅安宁幽雅的景象。

诗人在古禅林中与主僧相见,他们之间没有多余的言语,却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内心。诗人说“无言自有趣”,表达了禅宗修行强调的默默体悟与禅机。诗人在这个环境中得到了一些诗句,这些诗句或许是从主僧那里得到的,也可能是自己灵感迸发。这些诗句所代表的意义超越了表面的文字,更是对禅宗境界的体验和领悟。

最后两句“相见不相问,老僧知我深”,表达了主僧对诗人内心深处的了解。两人以默契的方式相见,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却能互相感知对方的心境。这种默契和了解是基于禅宗修行的体验和相通,也是对禅宗中“无我”和“空性”的理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词句传达了禅宗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禅修境界和默默体悟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主僧的交流,诗人展示了他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内心深处的探索。整首诗意味深长,读来令人心生平静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相见不相问”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ì yǒng gù zhǔ sēng huì fú
似永固主僧惠福

ǒu lái chéng xiá xì, yòu guò gǔ chán lín.
偶来乘暇隙,又过古禅林。
bái rì zhōng yú wài, qīng fēng zhú shù yīn.
白日钟鱼外,清风竹树阴。
wú yán zì yǒu qù, dé jù yì hé xīn.
无言自有趣,得句亦何心。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wèn, lǎo sēng zhī wǒ shēn.
相见不相问,老僧知我深。

“相见不相问”平仄韵脚

拼音:xiāng jiàn bù xiāng wèn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三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见不相问”的相关诗句

“相见不相问”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相见不相问”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相见不相问”出自陈著的 《似永固主僧惠福》,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