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寺钟来隔岸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僧寺钟来隔岸声”出自宋代何梦桂的《邑水南夜归即景》,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ēng sì zhōng lái gé àn shē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僧寺钟来隔岸声”全诗

《邑水南夜归即景》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
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
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
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

分类:

作者简介(何梦桂)

何梦桂头像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邑水南夜归即景》何梦桂 翻译、赏析和诗意

《邑水南夜归即景》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郊原踏遍拾芳蘅,
归听城头打二更。
野渡无人舟早宿,
山蹊有月马迟行。
人家灯落半江影,
僧寺钟来隔岸声。
世路百年双屐底,
青山不老白头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归乡的景象。他走过郊原,采摘了芳香的蘅芜,回到城头时听见了敲打二更的声音。他经过无人的野渡,船只已经过早地停在那里过夜;在山间小径上,月亮升得有点晚,他的马儿也因此行进得稍微缓慢。在他经过的人家中,灯光映照在半江中,水面上显现出模糊的倒影;离岸不远的僧寺,钟声隔着江水传来。这首诗表达了世事如逝,百年光阴荏苒,人们的生活在变化,而青山却依然在那里,永远年轻。

赏析:
《邑水南夜归即景》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归乡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人世间的瞬息万变与青山长存的对比。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郊原与城头、野渡与山蹊、人家与僧寺等,以突出作者归乡路上的种种感受和观察。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寂静而又祥和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变迁与不变。

诗词中的"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百年的世事犹如双屐(古代一种鞋子)的底,磨损得很快,而青山却不老,白头依然年轻。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之间的对比思考,表达了对青山恒久不变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慨,同时也引发对于人生变迁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僧寺钟来隔岸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ì shuǐ nán yè guī jí jǐng
邑水南夜归即景

jiāo yuán tà biàn shí fāng héng, guī tīng chéng tóu dǎ èr gēng.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
yě dù wú rén zhōu zǎo sù, shān qī yǒu yuè mǎ chí xíng.
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
rén jiā dēng luò bàn jiāng yǐng, sēng sì zhōng lái gé àn shēng.
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
shì lù bǎi nián shuāng jī dǐ, qīng shān bù lǎo bái tóu shēng.
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

“僧寺钟来隔岸声”平仄韵脚

拼音:sēng sì zhōng lái gé àn shēng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僧寺钟来隔岸声”的相关诗句

“僧寺钟来隔岸声”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僧寺钟来隔岸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僧寺钟来隔岸声”出自何梦桂的 《邑水南夜归即景》,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