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步石巳平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渡头步石巳平沉”出自宋代王镃的《暮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ù tóu bù shí sì píng ché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渡头步石巳平沉”全诗

《暮春》
渡头步石巳平沉,三月溪流处处新。
柳絮飘零游子梦,草花清净道人心。
只消贫有诗传世,不要狂思药化金。
一片夕阳天共远,鹃声相应隔山林。

分类:

作者简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暮春》王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暮春》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情感,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共生。

诗意:
这首诗以渡头为背景,通过描绘渡头上的石头平坦沉静,以及春天溪流的欣欣向荣,表达了自然界在三月暮春时节的新生与活力。柳絮飘零的景象唤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而草花的清净则引起了道士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人认为,贫穷并不妨碍一个人通过诗歌传世,而不必狂迷于追求药物和黄金。最后两句表达了夕阳的美丽和遥远,与鹃鸟的声音在山林间回应,给人以宁静和遥远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渡头、溪流、柳絮和草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天景象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性内在宁静的渴望。对于游子的梦境、道人的心境以及贫穷与追求的关系,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远大的情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世界的美丽和人类情感的丰富。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然与人情融合在一起,呈现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王镃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才华和对人性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渡头步石巳平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ù chūn
暮春

dù tóu bù shí sì píng chén, sān yuè xī liú chǔ chù xīn.
渡头步石巳平沉,三月溪流处处新。
liǔ xù piāo líng yóu zǐ mèng, cǎo huā qīng jìng dào rén xīn.
柳絮飘零游子梦,草花清净道人心。
zhǐ xiāo pín yǒu shī chuán shì, bú yào kuáng sī yào huà jīn.
只消贫有诗传世,不要狂思药化金。
yī piàn xī yáng tiān gòng yuǎn, juān shēng xiāng yìng gé shān lín.
一片夕阳天共远,鹃声相应隔山林。

“渡头步石巳平沉”平仄韵脚

拼音:dù tóu bù shí sì píng chén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渡头步石巳平沉”的相关诗句

“渡头步石巳平沉”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渡头步石巳平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渡头步石巳平沉”出自王镃的 《暮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