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寄云林清海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衲寄云林清海怪”出自宋代林景熙的《金山寺》,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jì yún lín qīng hǎi guà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衲寄云林清海怪”全诗

《金山寺》
吴楚风烟画裹看,中流树色拥禅关。
一星化石江成陆,双塔摩空寺裹山。
衲寄云林清海怪,泉移蛟窟照僧间。
千年天堑今如掌,寂寞寒潮自往还。

分类:

作者简介(林景熙)

林景熙头像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金山寺》林景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山寺》是宋代文人林景熙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描绘金山寺的景色和寺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寺庙的寂静孤寂之感。

诗中的第一句“吴楚风烟画裹看,中流树色拥禅关”描绘了吴楚大地的美丽景色,仿佛是一幅绘画,将寺庙包裹其中。第二句“一星化石江成陆,双塔摩空寺裹山”将星光与江景融合,寺庙犹如空中的宝塔,将整座山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两句“衲寄云林清海怪,泉移蛟窟照僧间”描绘了寺庙中僧侣的生活,以及山中的清泉和僧窟。这些景象使人联想到僧侣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千年天堑今如掌,寂寞寒潮自往还”表达了金山寺的历史悠久,它仿佛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天堑。寺庙所处的环境安静而孤寂,只有寒潮自往复返的声音。

整首诗以寺庙为中心,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以及寺庙内的僧侣生活,展示了林景熙对佛教和禅宗修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寺庙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氛围。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静心禅修的启示,同时也折射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宗教的追求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衲寄云林清海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īn shān sì
金山寺

wú chǔ fēng yān huà guǒ kàn, zhōng liú shù sè yōng chán guān.
吴楚风烟画裹看,中流树色拥禅关。
yī xīng huà shí jiāng chéng lù, shuāng tǎ mó kōng sì guǒ shān.
一星化石江成陆,双塔摩空寺裹山。
nà jì yún lín qīng hǎi guài, quán yí jiāo kū zhào sēng jiān.
衲寄云林清海怪,泉移蛟窟照僧间。
qiān nián tiān qiàn jīn rú zhǎng, jì mò hán cháo zì wǎng huán.
千年天堑今如掌,寂寞寒潮自往还。

“衲寄云林清海怪”平仄韵脚

拼音:nà jì yún lín qīng hǎi guài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卦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衲寄云林清海怪”的相关诗句

“衲寄云林清海怪”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衲寄云林清海怪”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衲寄云林清海怪”出自林景熙的 《金山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