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画船曾听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却忆画船曾听处”出自宋代林景熙的《闻蝉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yì huà chuán céng tīng ch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却忆画船曾听处”全诗

《闻蝉二首》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
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分类:

作者简介(林景熙)

林景熙头像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闻蝉二首》林景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闻蝉二首》是宋代文人林景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写蝉鸣和夕阳下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记忆和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近交纸薄云翻手,
旧梦冠空雪满颠。
却忆画船曾听处,
夕阳高柳断桥边。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回忆。下面对诗词的赏析进行分析:

首句“近交纸薄云翻手”,描绘了薄如蝉翼的纸张在手中翻动,隐喻着时间的流转如云翻飞。这一景象暗示着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折射出岁月的脆弱和短暂。

接下来的一句“旧梦冠空雪满颠”,通过雪满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旧梦”指的是过去的回忆和往事,而“冠空雪满颠”则是用雪覆盖高山的景象,将作者怀念之情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浪漫的意境。

第三句“却忆画船曾听处”,通过回忆画船和听到的声音,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思念。画船可能是指在画中描绘的船只,而“曾听处”则指的是作者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地方或场景。这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一句“夕阳高柳断桥边”,描绘了夕阳下高高的柳树和桥的景象。夕阳给柳树和桥边增添了一种温暖而辽阔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日落西山,时光不停的流逝。这句话通过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和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出来。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忧伤而浪漫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体味到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却忆画船曾听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én chán èr shǒu
闻蝉二首

jìn jiāo zhǐ báo yún fān shǒu, jiù mèng guān kōng xuě mǎn diān.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
què yì huà chuán céng tīng chù, xī yáng gāo liǔ duàn qiáo biān.
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却忆画船曾听处”平仄韵脚

拼音:què yì huà chuán céng tīng chù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却忆画船曾听处”的相关诗句

“却忆画船曾听处”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却忆画船曾听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却忆画船曾听处”出自林景熙的 《闻蝉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