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曾朝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万国曾朝会”出自宋代林景熙的《禹庙》,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guó céng cháo hu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万国曾朝会”全诗

《禹庙》
万国曾朝会,群山尚郁盘。
严祠镇玄璧,故代守黄冠。
窆入云根古、梁归雨气寒。
年年送春事,来指藓碑看。

分类:

作者简介(林景熙)

林景熙头像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禹庙》林景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禹庙》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禹庙

万国曾朝会,
群山尚郁盘。
严祠镇玄璧,
故代守黄冠。
窆入云根古、
梁归雨气寒。
年年送春事,
来指藓碑看。

译文:
曾经万国来朝拜,
群山依旧峻峭山脉环绕。
庄严的祠堂镇守着玄璧,
象征着古代传承守护黄帝之冠。
埋葬在云根之下的古人,
雨水滋润着梁州的寒气。
每年都有人前来瞻仰春天的到来,
指着生长苔藓的石碑静静欣赏。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禹庙的景象,禹庙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而建立的庙宇。诗人通过描绘禹庙的壮丽景观,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的敬仰与推崇。诗中提到万国曾朝会,意味着禹庙是古代人们朝拜的圣地,而群山环绕的景色则凸显了禹庙的庄严和崇高。诗人还描述了庙内严肃的祠堂和镇守玄璧的仪式,凸显了对古代圣人的敬意。最后,诗人以禹庙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重要性的思索。

赏析:
《禹庙》以简洁而又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禹庙的景象,通过对禹庙的各个细节的描述,展现了禹庙作为古代圣地的庄严与崇高。诗人运用了山川、祠堂和玄璧等象征性的意象,展示了禹庙作为古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诗人还借禹庙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重要性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这首诗通过对禹庙的描绘,既展现了禹庙的宏伟景象,又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的敬仰,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万国曾朝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ǔ miào
禹庙

wàn guó céng cháo huì, qún shān shàng yù pán.
万国曾朝会,群山尚郁盘。
yán cí zhèn xuán bì, gù dài shǒu huáng guān.
严祠镇玄璧,故代守黄冠。
biǎn rù yún gēn gǔ liáng guī yǔ qì hán.
窆入云根古、梁归雨气寒。
nián nián sòng chūn shì,
年年送春事,
lái zhǐ xiǎn bēi kàn.
来指藓碑看。

“万国曾朝会”平仄韵脚

拼音:wàn guó céng cháo huì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九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万国曾朝会”的相关诗句

“万国曾朝会”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万国曾朝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万国曾朝会”出自林景熙的 《禹庙》,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