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得葬琅琊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曾得葬琅琊草”出自明代李东阳的《九折阪》,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zēng dé zàng láng yá c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何曾得葬琅琊草”全诗

《九折阪》
九折阪,七尺身。
回车为孝子,叱驭为忠臣。
孝子身为亲,忠臣身为君。
七尺身,九折道,叱驭归来人未老。
回头试问回车翁,何曾得葬琅琊草

分类:

作者简介(李东阳)

李东阳头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九折阪》李东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折阪》是明代作家李东阳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折阪,七尺身。
回车为孝子,叱驭为忠臣。
孝子身为亲,忠臣身为君。
七尺身,九折道,叱驭归来人未老。
回头试问回车翁,何曾得葬琅琊草?

诗意:
这首诗以九折阪和七尺身作为象征,探讨了孝子和忠臣的价值观。孝子代表的是对父母的孝顺,而忠臣则代表对君主的忠诚。诗人通过对这两种身份的描述,表达了对孝道和忠诚的赞美,并强调了它们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字数简洁,意境深远。九折阪和七尺身是诗中的象征意象,九折阪意味着险峻的道路,七尺身代表的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这些象征意象与孝子和忠臣的形象相互呼应,使得诗意更加深刻。

诗人将孝子描绘为"回车",这里回车指的是回家探望父母的车子。这种形象揭示了孝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以及他们回家时所表现出的亲情和孝心。忠臣则是通过"叱驭"来表现,叱驭指的是对君主的忠诚。这种形象呼应了孝子与父母亲近的关系,以及忠臣与君主的忠诚与效力。

整首诗通过对孝子和忠臣的描绘,传达了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观。诗中的九折道和叱驭归来的形象,表达了孝子和忠臣在履行自己的责任时始终坚守道义,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他们的精神依旧年轻。

最后两句"回头试问回车翁,何曾得葬琅琊草?"是对孝子和忠臣的反问。琅琊草是古代对贤臣的褒奖,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孝子和忠臣的敬意,并暗示他们的伟大事迹不会被人所忘记,也不会被埋没。

总之,《九折阪》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赞美了孝子和忠臣这两种高尚品质,并呼吁人们珍惜和传承这种道德价值观。诗中的形象和反问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何曾得葬琅琊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ǔ zhé bǎn
九折阪

jiǔ zhé bǎn, qī chǐ shēn.
九折阪,七尺身。
huí chē wèi xiào zǐ, chì yù wèi zhōng chén.
回车为孝子,叱驭为忠臣。
xiào zǐ shēn wéi qīn, zhōng chén shēn wéi jūn.
孝子身为亲,忠臣身为君。
qī chǐ shēn, jiǔ zhé dào, chì yù guī lái rén wèi lǎo.
七尺身,九折道,叱驭归来人未老。
huí tóu shì wèn huí chē wēng, hé zēng dé zàng láng yá cǎo?
回头试问回车翁,何曾得葬琅琊草?

“何曾得葬琅琊草”平仄韵脚

拼音:hé zēng dé zàng láng yá cǎo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何曾得葬琅琊草”的相关诗句

“何曾得葬琅琊草”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何曾得葬琅琊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何曾得葬琅琊草”出自李东阳的 《九折阪》,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