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不我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举世不我容”出自明代李东阳的《五斗粟》,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ǔ shì bù wǒ róng,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举世不我容”全诗

《五斗粟》
五斗粟,不屈人。
五株柳,不出门。
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分类:

作者简介(李东阳)

李东阳头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五斗粟》李东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五斗粟》是明代李东阳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斗粟,不屈人。
五株柳,不出门。
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李东阳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描绘了五斗(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的粟(指稻谷)和五株柳树,表达了作者宁愿吃粗粮过简朴生活,也不愿媚俗追求虚荣享受的态度。诗人不为世俗所容,却秉持着羲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心志,崇尚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诗末表达了羲皇的梦境无法实现,但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一睡就是三千春。

赏析:
《五斗粟》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五斗粟和五株柳树都象征着简朴、朴素的生活,暗示了作者不以物质享受为乐,而是更注重内心的追求和高尚的品德。诗中的"不屈人"和"不出门"表达了作者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态度。而"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则展现了作者对于真理和道德的坚持,不为世俗所动摇。最后一句"一枕三千春"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的执着,不论时间的推移,他都将坚守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和高尚品德的精神,表现了他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漠和对于内心追求的执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给人一种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感觉。同时,诗中的羲皇形象也象征着古代的君王形象,以及对于高尚统治者的向往。整首诗展现了作者独立自主、坚持真理和理想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举世不我容”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ǔ dǒu sù
五斗粟

wǔ dǒu sù, bù qū rén.
五斗粟,不屈人。
wǔ zhū liǔ, bù chū mén.
五株柳,不出门。
jǔ shì bù wǒ róng, shàng zuò xī huáng mín.
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xī huáng mèng bú jiàn, yī zhěn sān qiān chūn.
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举世不我容”平仄韵脚

拼音:jǔ shì bù wǒ róng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举世不我容”的相关诗句

“举世不我容”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举世不我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举世不我容”出自李东阳的 《五斗粟》,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