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长安不作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种树长安不作阴”出自明代李东阳的《用韵答邵国贤》,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òng shù cháng ān bù zuò y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种树长安不作阴”全诗

《用韵答邵国贤》
种树长安不作阴,幽居何处解冠襟。
闲逢北客论山价,老向南枝识鸟心。
江水纵平终是险,惠峰虽好未为深。
只应棹入荆溪去,遥听吴歌答楚音。

分类:

作者简介(李东阳)

李东阳头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用韵答邵国贤》李东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用韵答邵国贤》

李东阳,明代文学家,作品流传较少。这首诗《用韵答邵国贤》描绘了作者的幽居生活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宁静舒适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词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第一句“种树长安不作阴”,表达了作者在长安城(古都,现今的西安)种植树木,但却无法享受到树荫的意境。这句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并暗示了作者追求自由、宁静的心愿。

接下来的两句“幽居何处解冠襟”,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在幽静的地方解开繁忙的心绪。这句话通过对幽居生活的描绘,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追求宁静的心态。

随后的两句“闲逢北客论山价,老向南枝识鸟心”,表达了作者与北方客人闲谈山水之间的乐趣,以及作者通过观察南方树枝上的鸟儿,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这两句话通过对人与自然的互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领悟。

诗的后两句“江水纵平终是险,惠峰虽好未为深。只应棹入荆溪去,遥听吴歌答楚音”,以江水和惠峰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江水纵然平缓,也有其隐藏的危险。而惠峰虽然美丽,但表面并不能完全展现其内在的深意。只有通过深入荆溪(指深入内心,追求真理),才能遥听吴地的歌声,回应楚地的音响,进一步领悟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以自然山水景物为背景,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种树长安不作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òng yùn dá shào guó xián
用韵答邵国贤

zhòng shù cháng ān bù zuò yīn, yōu jū hé chǔ jiě guān jīn.
种树长安不作阴,幽居何处解冠襟。
xián féng běi kè lùn shān jià, lǎo xiàng nán zhī shí niǎo xīn.
闲逢北客论山价,老向南枝识鸟心。
jiāng shuǐ zòng píng zhōng shì xiǎn, huì fēng suī hǎo wèi wèi shēn.
江水纵平终是险,惠峰虽好未为深。
zhǐ yīng zhào rù jīng xī qù, yáo tīng wú gē dá chǔ yīn.
只应棹入荆溪去,遥听吴歌答楚音。

“种树长安不作阴”平仄韵脚

拼音:zhòng shù cháng ān bù zuò yīn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种树长安不作阴”的相关诗句

“种树长安不作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种树长安不作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种树长安不作阴”出自李东阳的 《用韵答邵国贤》,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