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恶不应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好恶不应殊”出自宋代陈宓的《挽乡守楼宗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o wù bù yīng sh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好恶不应殊”全诗

《挽乡守楼宗簿》
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

分类:

《挽乡守楼宗簿》陈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乡守楼宗簿》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诗意深邃,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挽乡守楼宗簿,
汉代推循吏,
周邦重鲁儒。
庭中无滞讼,
身后有遗书。
生为忘家窘,
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
好恶不应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联的形式表达了对一位乡守楼宗簿(官职)的缅怀和思考。诗人陈宓以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首句“挽乡守楼宗簿”,表明了诗人对这位宗簿的怀念之情。宗簿是指管理宗族事务的官员,诗人称其为“乡守楼宗簿”,暗示他在乡村里守望着家族的尊严和传承。

接下来的两句“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通过提到汉代和周朝的经典时期,抒发了对古代伟大治理者和儒学传承者的敬意。这里汉代推循吏指的是勤政治理的汉朝官员,周邦重鲁儒则指周朝推崇的儒家思想。

第四句“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表达了诗人对宗簿的赞誉。庭中无滞讼,意味着他的管理能力出色,能够化解纷争和争议。而“身后有遗书”则暗示了他在离世前留下的重要著作或遗嘱,使他的价值和影响得以延续。

接下来两句“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表达了诗人对宗簿个人经历的思考。诗人认为宗簿生平困顿,忘却了自己的家族之忧,全心投入于治理乡郡的事务之中。他的身体因为长期执政而消瘦,体现了他的努力与奉献。

最后两句“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表达了诗人对宗簿行事原则的赞赏。诗人认为天人之间都应该以相同的道义准则行动,无论善恶,都不应该有差别对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公正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人与天之间共同的价值观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乡守楼宗簿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伟大治理者和儒学传承者的敬意,并通过对宗簿个人经历和行事原则的思考,呈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它饱含着对公正、道德和人与天之间共同价值的思考,启示人们在追求事业和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应注重公益和社会责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好恶不应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ǎn xiāng shǒu lóu zōng bù
挽乡守楼宗簿

hàn dài tuī xún lì, zhōu bāng zhòng lǔ rú.
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
tíng zhōng wú zhì sòng, shēn hòu yǒu yí shū.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shēng wèi wàng jiā jiǒng, xíng yīn zhì jùn qú.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tiān rén tóng yī lǐ, hào wù bù yīng shū.
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

“好恶不应殊”平仄韵脚

拼音:hào wù bù yīng sh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好恶不应殊”的相关诗句

“好恶不应殊”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好恶不应殊”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好恶不应殊”出自陈宓的 《挽乡守楼宗簿》,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