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思无德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去思无德政”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ù sī wú dé zhè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去思无德政”全诗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分类: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道德沦丧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远离纷扰的山中生活才是真正值得向往的,与山中的自然环境相比,官场的德政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他通过对家境贫困和官场虚伪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思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道德沦丧的失望。诗人认为,现实社会中已经很难寻找到真正有德行的政府官员和民众,他们值得被铭记和赞扬的事迹几乎不存在了。

接着,诗人以家境贫寒的比喻"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橘和蓍都是古代象征地位和财富的植物,而诗人的家中却只有千头橘,官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感到惭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与樵夫谈论野史,与僧人共享茗茶,表达了对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在山中,诗人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自然的美好,与真正有思想和情趣的人交流,写诗作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是宋代文人士人普遍的情感表达,也是方回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去思无德政”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sēng zì wén jiàn zèng sì shǒu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qù sī wú dé zhèng, qǐ yǒu lì mín bēi.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jiā fá qiān tóu jú, guān xiū qī chǐ shī.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qiáo qī tán yě shǐ, míng tà hé sēng shī.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shì shì shān zhōng hǎo, guī lái shǐ dé zhī.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去思无德政”平仄韵脚

拼音:qù sī wú dé zhèng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去思无德政”的相关诗句

“去思无德政”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去思无德政”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去思无德政”出自方回的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