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拈当日颜良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戏拈当日颜良案”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ì niān dāng rì yán liáng 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戏拈当日颜良案”全诗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已学故学天隐说,多因误剃镜中头。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

分类: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中文译文:
已学故学天隐说,
多因误剃镜中头。
戏拈当日颜良案,
两足何堪踏两舟。

诗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作品。诗人以幽默调侃的笔调,表达了对于学问和修养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天隐说”,指的是隐士之间的学问传授,表明诗人已经学习了传统的学问。然而,诗人也承认自己学问的来源是出于误解,就像剃刀中的反射,对于学问的理解也是模糊的。接着,诗人以幽默的方式拿当年有名的案件“颜良案”来打趣自己的境况,暗示自己的学问与当年颜良案中的颜良相似,都是有名无实。最后,诗人以“两足何堪踏两舟”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在学问和修养之间的矛盾选择,无法同时踏足两条船,即无法同时追求两种不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的口吻,揭示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修养的自我反思。诗中通过“天隐说”和“误剃镜中头”的形象比喻,将学问的获取和理解置于一种戏谑和自嘲的语境中,传递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谦逊态度。同时,通过提到颜良案,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学问与历史上有名的案件联系起来,以此暗示自己的学问虽然有名,但实则空洞。最后一句“两足何堪踏两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抉择的矛盾和无奈,无法同时追求两种道路,呈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整首诗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修养的深入思考,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拈当日颜良案”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wú sēng kuí yī shān shí jué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yǐ xué gù xué tiān yǐn shuō, duō yīn wù tì jìng zhōng tóu.
已学故学天隐说,多因误剃镜中头。
xì niān dāng rì yán liáng àn, liǎng zú hé kān tà liǎng zhōu.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

“戏拈当日颜良案”平仄韵脚

拼音:xì niān dāng rì yán liáng à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戏拈当日颜良案”的相关诗句

“戏拈当日颜良案”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戏拈当日颜良案”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戏拈当日颜良案”出自方回的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