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之乐后来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兰亭之乐后来无”出自宋代黄庚的《兰亭会饮观晋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 tíng zhī lè hòu lái w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兰亭之乐后来无”全诗

《兰亭会饮观晋帖》
祗说清谈晋业虚,兰亭之乐后来无
一时人物已陈迹,千古山林空画图。
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风卧平芜。
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兰亭会饮观晋帖》黄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兰亭会饮观晋帖》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兰亭会饮观晋帖

祗说清谈晋业虚,
兰亭之乐后来无。
一时人物已陈迹,
千古山林空画图。

钟带夕阳来远寺,
碑和春风卧平芜。
昭陵玉匣犹难保,
笔意从谁认鼠须。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只说清谈晋朝的事业虚无,
兰亭之乐后世已无法再现。
当时的人物已成过去的痕迹,
千古之间,山林中空留画图。

钟声伴随夕阳传到远方的寺庙,
碑文伴随春风躺卧在平野草原上。
昭陵中的玉匣难以保全,
这些笔意,有谁能辨认那鼠须?

诗意和赏析:

《兰亭会饮观晋帖》是一首描绘兰亭会宴的诗词。兰亭会是东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们聚会交流的盛会,也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文人盛会之一。黄庚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兰亭会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开篇,黄庚直言兰亭会的清谈和晋朝的事业都已经消逝,只成为了虚无的记忆。兰亭之乐已经无法再现,那些当时的人物也只能成为过去的痕迹,留下的只有千古之间的画图。

接着,诗词描绘了时光流转的景象。夕阳的钟声传到远方的寺庙,昭陵中的碑文随春风躺卧在平野的草原上。这些景象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古代的辉煌已经逝去,只剩下了静谧的自然风光。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昭陵玉匣的担忧。昭陵是晋朝的陵墓,玉匣指的是陵墓中的文物和文献。黄庚担心这些文物难以保全,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思想可能会被遗忘。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文物中的笔意,有谁能辨认出那鼠须(指古代文物上的鼠咬痕迹)?这是对历史记忆的关切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兰亭会的消逝和时光的流转,表达了作者对兰亭会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忧虑。它既展示了兰亭会的辉煌和文人士大夫们的风采,也反映了岁月的无情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兰亭之乐后来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án tíng huì yǐn guān jìn tiē
兰亭会饮观晋帖

zhī shuō qīng tán jìn yè xū, lán tíng zhī lè hòu lái wú.
祗说清谈晋业虚,兰亭之乐后来无。
yī shí rén wù yǐ chén jī, qiān gǔ shān lín kōng huà tú.
一时人物已陈迹,千古山林空画图。
zhōng dài xī yáng lái yuǎn sì, bēi hé chūn fēng wò píng wú.
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风卧平芜。
zhāo líng yù xiá yóu nán bǎo, bǐ yì cóng shuí rèn shǔ xū.
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兰亭之乐后来无”平仄韵脚

拼音:lán tíng zhī lè hòu lái w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兰亭之乐后来无”的相关诗句

“兰亭之乐后来无”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兰亭之乐后来无”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兰亭之乐后来无”出自黄庚的 《兰亭会饮观晋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