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把驴儿当马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却把驴儿当马骑”出自宋代释祖钦的《偈颂七十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bǎ lǘ ér dāng mǎ q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却把驴儿当马骑”全诗

《偈颂七十二首》
老杜风前得句时,等闲开口便成诗。
就中一著巴鼻,却把驴儿当马骑

分类:

《偈颂七十二首》释祖钦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七十二首》是宋代释祖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杜风前得句时,
等闲开口便成诗。
就中一著巴鼻,
却把驴儿当马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幽默的形式反映了诗人对作诗的理解和态度。首先,诗中提到了"老杜",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暗示着杜甫以其才华出众而在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接着,诗人表达了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称作诗就像在老杜的面前得到了灵感,只需随口一开,便能轻松地创作出诗篇。这种轻松自如的创作态度,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才情。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揭示了一种讽刺的意味。诗中提到了"巴鼻",这是指一种不属于马的动物,但却被错误地当作马骑。这里的"巴鼻"象征着平庸的作品或不当的选择,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暗示了有些人在诗歌创作中的盲目和误解。尽管他们会轻易地开口作诗,但他们却没能真正领悟到诗歌的真谛,将平凡的作品误以为是优秀的作品。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看法。诗人通过对杜甫的崇敬和自己的自信,展示了作诗的轻松与自如。然而,他同时也通过对比巴鼻和马的比喻,暗示了对于创作的误解和盲目。这首诗词既是对诗歌创作的反思,也是对创作态度的一种警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却把驴儿当马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sòng qī shí èr shǒu
偈颂七十二首

lǎo dù fēng qián dé jù shí, děng xián kāi kǒu biàn chéng shī.
老杜风前得句时,等闲开口便成诗。
jiù zhōng yī zhe bā bí, què bǎ lǘ ér dāng mǎ qí.
就中一著巴鼻,却把驴儿当马骑。

“却把驴儿当马骑”平仄韵脚

拼音:què bǎ lǘ ér dāng mǎ qí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却把驴儿当马骑”的相关诗句

“却把驴儿当马骑”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却把驴儿当马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却把驴儿当马骑”出自释祖钦的 《偈颂七十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