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幽必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自幽必显”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答谢谘议》,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yōu bì xiǎ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自幽必显”全诗

《答谢谘议》
鸣鹄在阴。
自幽必显
既曰有声。
因风易演。
逶迤云阁。
司帝之典。
蔚彼遗藉。
如莹如洗。

分类:

作者简介(谢灵运)

谢灵运头像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答谢谘议》谢灵运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谢谘议》是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鸣鹄在阴。
自幽必显。
既曰有声。
因风易演。
逶迤云阁。
司帝之典。
蔚彼遗藉。
如莹如洗。

诗意:
这首诗词以鸣鹄为比喻,表达了作者自幽微之地必然显耀的观点。诗中提到鸣鹄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因为风可以轻易传播声音。作者将这种声音的传播比作云阁曲折曲回的形状,认为这是天帝的法则所决定的。作者赞美了这种古代文化的传承,将其比作清澈明亮的珠宝。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谢灵运对古代文化传承的赞美和对命运力量的认同。鸣鹄是一种寓言性的形象,代表着深居简出的学者或者艺术家。作者认为,无论人们身处多么幽微的地方,只要有真正的才华和价值,就一定会被世人所认可和传颂。诗中的鸣鹄声音通过风的传播,可以远远传达出去,这也暗喻着真正的才华和价值是无法被束缚和压制的。

诗中的“逶迤云阁”表达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曲折和变化,这又与作者提到的司帝之典相联系。司帝是指天帝,意味着这种传播方式是由天帝的法则所决定的,暗示了一种命运的力量。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强调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宇宙法则的认同。

最后,作者用“蔚彼遗藉,如莹如洗”来形容古代文化的遗产,将其比作清澈明亮的珠宝。这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美好的评价。整首诗词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敬意,并表达了对才华和命运力量的思考和认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幽必显”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á xiè zī yì
答谢谘议

míng gǔ zài yīn.
鸣鹄在阴。
zì yōu bì xiǎn.
自幽必显。
jì yuē yǒu shēng.
既曰有声。
yīn fēng yì yǎn.
因风易演。
wēi yí yún gé.
逶迤云阁。
sī dì zhī diǎn.
司帝之典。
wèi bǐ yí jí.
蔚彼遗藉。
rú yíng rú xǐ.
如莹如洗。

“自幽必显”平仄韵脚

拼音:zì yōu bì xiǎn
平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自幽必显”的相关诗句

“自幽必显”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自幽必显”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自幽必显”出自谢灵运的 《答谢谘议》,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