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寺》 白居易

昨夜有风雨,云奔天地合。
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
幽意未尽怀,更行三五匝。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云门寺》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云门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门寺
昨夜有风雨,云奔天地合。
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
幽意未尽怀,更行三五匝。

译文:
昨夜有风雨,云归天地相融。
龙吟在古石楼,虎啸在层层岩阁。
幽深的情意未能尽情,再继续徘徊三五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描述了作者在昨夜的风雨中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风雨之后,云归天地相融,仿佛整个天地都融入了云雾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龙吟和虎啸回荡在古老的石楼和岩阁之间,给人一种神秘而雄壮的感觉。作者心中的幽深情意无法完全表达,于是他继续徘徊在这美景之中,往返三五次,尽情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基础,通过对风雨、云雾、龙吟和虎啸的描绘,展现了壮丽和神秘的氛围。作者运用音响效果和视觉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同时,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作者在这美景中流连忘返,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形象生动,通过对风雨、云归的描绘以及龙吟和虎啸的想象,给人一种宏大而恢弘的感觉。同时,作者在幽深情意未尽的表达中,展示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对情感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和思考,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云门寺》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yún mén sì
云门寺

zuó yè yǒu fēng yǔ, yún bēn tiān dì hé.
昨夜有风雨,云奔天地合。
lóng yín gǔ shí lóu, hǔ xiào céng yán gé.
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
yōu yì wèi jǐn huái, gēng xíng sān wǔ zā.
幽意未尽怀,更行三五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云门寺》专题为您介绍云门寺古诗,云门寺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