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 苏轼

白鹊楼前翟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虔州八境图》八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虔州八境图》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鹊楼前翟作堆,
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
不寄梅花远信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虔州八境图中的一幅景色。白鹊楼前翟堆成山,云岭的路仿佛被打开了一样。苏轼感叹故人应该在千山之外,因此他没有寄去梅花远方的信件。

赏析:
这首诗以虔州八境图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示了苏轼细腻而独特的意境表达能力。

首句“白鹊楼前翟作堆”,描绘了白鹊楼前翟堆层叠的山峦景象。苏轼采用了形容词“白鹊”和动词“作堆”来形容这个景色,使得读者可以想象到山峦的高耸和连绵。

第二句“萦云岭路若为开”,通过形容词“萦云”和动词“开”,表达了云岭道路蜿蜒曲折,给人以开阔的感觉。这里的“开”意味着山势开阔,给人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三句“故人应在千山外”,表达了苏轼与故人的离别之感,暗示了他们相隔千山万水。这种距离的遥远使得苏轼无法与故人见面,增加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一句“不寄梅花远信来”,表达了苏轼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强和坚持,苏轼希望能通过梅花远信传达自己的心情给故人,但由于距离的遥远,他无法寄去信件,这增加了诗中的哀愁和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虔州八境图中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苏轼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离别的伤感。同时,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苏轼细腻而独特的诗意和意境表达能力,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虔州八境图》八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qián zhōu bā jìng tú bā shǒu
《虔州八境图》八首

bái què lóu qián dí zuò duī, yíng yún lǐng lù ruò wéi kāi.
白鹊楼前翟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gù rén yīng zài qiān shān wài, bù jì méi huā yuǎn xìn lái.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虔州八境图》八首》专题为您介绍《虔州八境图》八首古诗,《虔州八境图》八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