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竹枝歌九首》 范成大

白帝庙前无旧城,荒山野草古今情。
只余峡口一堆石,恰似人心未肯平。
分类: 竹枝

作者简介(范成大)

范成大头像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夔州竹枝歌九首》范成大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夔州竹枝歌九首》

白帝庙前无旧城,
荒山野草古今情。
只余峡口一堆石,
恰似人心未肯平。

中文译文:
白帝庙前没有古老的城池,
荒山野草诉说着古今的情感。
只有峡口处留下一堆石头,
正好象征着人们的内心还未平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夔州竹枝歌九首》中的一首。夔州位于长江三峡之中,白帝庙是夔州的地标,而这首诗以白帝庙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心浮躁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道白帝庙前没有古老的城池,荒山野草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这种对比展现了岁月的更迭,以及人们对于古老城池的遗憾和思念。

接着,诗人描述了峡口处只剩下一堆石头,这堆石头象征着人们内心的不平静。这里的“峡口”可以理解为人们面临的困境、挑战或者是心灵的彷徨和迷茫,而“一堆石头”则寓意着人们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象征性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人心不安的深刻触动。它呈现了一种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忧虑,表达了对于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的深思熟虑。诗中的景物和意象都富有隐喻性,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抽象意象,传递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人心不安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夔州竹枝歌九首》范成大 拼音读音参考

kuí zhōu zhú zhī gē jiǔ shǒu
夔州竹枝歌九首

bái dì miào qián wú jiù chéng, huāng shān yě cǎo gǔ jīn qíng.
白帝庙前无旧城,荒山野草古今情。
zhǐ yú xiá kǒu yī duī shí, qià sì rén xīn wèi kěn píng.
只余峡口一堆石,恰似人心未肯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夔州竹枝歌九首》范成大专题为您介绍《夔州竹枝歌九首》范成大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