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陆游

砚传百岁玺阙角,笔擅一时锥出囊。
纸欲穷时瘦蛟举,已看雷雨跨苍茫。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杂兴》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杂兴》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砚传百岁玺阙角,
笔擅一时锥出囊。
纸欲穷时瘦蛟举,
已看雷雨跨苍茫。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杂兴》。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砚传百岁玺阙角,
笔擅一时锥出囊。
纸欲穷时瘦蛟举,
已看雷雨跨苍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砚台、笔、纸三种文房四宝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自信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中融入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探讨了人与时间、艺术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赏析:
首句“砚传百岁玺阙角”,砚台代表了时间的流逝,百岁象征了漫长的岁月。玺阙角则是指砚台的形状,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尊贵的象征,意味着砚台承载了历史的沧桑。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岁月的积淀,借以抒发对时光的感慨。

第二句“笔擅一时锥出囊”,笔代表了艺术创作的才华。一时锥出囊意味着笔锋锐利,具有卓越的创作能力,显示了作者自信满满的态度。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方面的自豪和自信,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追求。

第三句“纸欲穷时瘦蛟举”,纸指代的是艺术创作的材料,瘦蛟则是象征着极度贫瘠的状态。这句表达了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但作者依然能够坚持创作,超越极限。

最后一句“已看雷雨跨苍茫”,通过雷雨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短暂。雷雨跨越苍茫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词通过对砚台、笔和纸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自信和才华,又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兴》陆游 拼音读音参考

zá xìng
杂兴

yàn chuán bǎi suì xǐ quē jiǎo, bǐ shàn yī shí zhuī chū náng.
砚传百岁玺阙角,笔擅一时锥出囊。
zhǐ yù qióng shí shòu jiāo jǔ, yǐ kàn léi yǔ kuà cāng máng.
纸欲穷时瘦蛟举,已看雷雨跨苍茫。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兴》专题为您介绍杂兴古诗,杂兴陆游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