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 陆游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
砥柱河流僊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太息》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太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书生忠义的思考和内心的矛盾。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书生忠义与谁论?
骨朽犹应此念存。
砥柱河流僊掌日,
死前恨不见中原。

诗意:
这首诗词以书生(指读书人)的忠义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义的思考。诗中的书生忠义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即使在骨灰归土之后,这种念想仍然存在。作者通过描绘书生忠义的形象,表达了对中原(指中国)的思念和对自己无法亲眼见证中原的遗憾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义的崇高追求和对中原的深深眷恋。诗中的"砥柱河流僊掌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书生忠义的坚定不移,即使像砥柱一样承受着河流的冲击,也能够支撑住太阳的光芒。这种形象的描绘,强调了忠义的重要性和不可动摇的品质。

诗的最后两句"死前恨不见中原"表达了作者对中原的思念和遗憾之情。这种遗憾不仅仅是对于无法亲眼见证中原的遗憾,更是对于无法为中原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整首诗词通过对书生忠义的讨论和对中原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和责任的思考,以及对于时代和国家的关切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太息》陆游 拼音读音参考

tài xī
太息

shū shēng zhōng yì yǔ shuí lùn? gǔ xiǔ yóu yīng cǐ niàn cún.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
dǐ zhù hé liú xiān zhǎng rì, sǐ qián hèn bú jiàn zhōng yuán.
砥柱河流僊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太息》专题为您介绍太息古诗,太息陆游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