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感兴》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分类:

作者简介(文天祥)

文天祥头像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端午感兴》文天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端午感兴》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年忠血堕谗波,
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忠诚者的牺牲和被诽谤的遭遇,以及对历史上荆州人民在端午节祭祀屈原的纪念。作者通过描绘风雨中的远方和芳草如梦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山沧桑和故都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历史的敬仰和思考。首句“当年忠血堕谗波”揭示了忠诚者的悲惨遭遇,暗示了历史上忠诚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第二句“千古荆人祭汨罗”则表达了对历史上荆州人民在端午节祭祀屈原的纪念,彰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通过描绘风雨中的远方和芳草如梦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山沧桑和故都变迁的感慨。这些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厚重。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它既具有历史感,又蕴含着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端午感兴》文天祥 拼音读音参考

duān wǔ gǎn xīng
端午感兴

dāng nián zhōng xuè duò chán bō, qiān gǔ jīng rén jì mì luó.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fēng yǔ tiān yá fāng cǎo mèng, jiāng shān rú cǐ gù dū hé.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端午感兴》专题为您介绍端午感兴古诗,端午感兴文天祥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