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三首》 张耒

默坐不复出,浮云入朝阴。
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
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感春三首》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春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默坐不复出,浮云入朝阴。
我默默地坐着,再也不愿出门,而浮云却飘进了朝廷的阴影之中。

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屋檐间的花朵纷纷飘落,随着雨水落在了旧林之中。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
眼前的景物都变得如此凄凉,红颜也逐渐凋谢衰老。

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我自己唱着阳春之曲,不再等待有人能够理解我。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自身的心境。作者默默地坐在家中,不再出门,感叹自己的孤寂。诗中的浮云和雨水象征着朝廷的权力和变幻莫测的世事,而屋檐间的花朵则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凋零。作者感叹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容颜都在逐渐衰老,而他自己则选择了自己的世界,唱着属于自己的曲调,不再寻求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立精神和自我安慰的态度。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思索。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沉、寂寥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春三首》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gǎn chūn sān shǒu
感春三首

mò zuò bù fù chū, fú yún rù cháo yīn.
默坐不复出,浮云入朝阴。
lí lí yán jiān huā, suí yǔ xià gù lín.
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wù sè yī rú cǐ, zhū yán zuò diāo qīn.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
zì gē yáng chūn qū, wú bù dài zhī yīn.
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感春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感春三首古诗,感春三首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