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京后作七首》 张耒

苹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
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离京后作七首》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离京后作七首》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苹芷江边已五年,
厌闻风浪打船舷。
南风萧艾荒凉野,
时望高丘一慨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京城已经五年的情景。他对于在江边长久以来承受风浪的疲惫感到厌倦,同时南风萧瑟,大地荒凉,使他感到寂寞和孤独。然而,当他时常望着远方的高丘时,他产生了一种慨叹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开京城后的心境和感受。诗中的苹芷江指的是作者所处的地方,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作者用"厌闻风浪打船舷"来表达他对于长期以来承受的困苦和艰辛的疲惫感。南风萧艾的描写使整个景象更加凄凉,荒凉的大地增加了作者的孤独感。

然而,当作者时常望着远方的高丘时,他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这里的高丘象征着远方的希望和向往,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激励和期望。"一慨然"一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慨叹之情,可能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离开京城后五年的生活的描绘,作者展示了对困苦和孤独的疲惫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词既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使读者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离京后作七首》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lí jīng hòu zuò qī shǒu
离京后作七首

píng zhǐ jiāng biān yǐ wǔ nián, yàn wén fēng làng dǎ chuán xián.
苹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
nán fēng xiāo ài huāng liáng yě, shí wàng gāo qiū yī kǎi rán.
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离京后作七首》专题为您介绍离京后作七首古诗,离京后作七首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