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黄庭坚

莱公庙略传耆旧,韩令风流在井强。
安用鸣鼛增汉垒,不妨罗拜下诸羌。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他与谢公共同定下河朔之地的八个疆域,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莱公庙略传耆旧,
韩令风流在井强。
安用鸣鼛增汉垒,
不妨罗拜下诸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背景是黄庭坚与谢公一同为定下河朔之地而努力。诗的第一句“莱公庙略传耆旧”,莱公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军事家杨光,他在北方征战多年,为宋朝稳定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句话表达了对杨光的尊敬和对他的事迹的传颂。

接下来的“韩令风流在井强”,韩令指的是北宋时期的韩琦,他是一位有才干且有政治手腕的官员,曾任宰相。井强是他的别号,意为他在政务上能够处理得当,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这句话表达了对韩琦的赞美和对他才干的肯定。

接下来两句“安用鸣鼛增汉垒,不妨罗拜下诸羌”,表达了黄庭坚与谢公共同努力,为巩固边疆安全而设立鸣鼛警戒,加强汉垒(汉朝的边塞堡垒)的防御力量。罗拜下诸羌指的是与羌族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维护边境的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杨光和韩琦的传颂以及对边境地区的安全措施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佩和对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贡献的赞赏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与谢公共同努力,为维护边疆安全而付出的决心和努力。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也表现出作者自身的忠诚和责任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hé xiè gōng dìng hé shuò màn chéng bā shǒu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lái gōng miào lüè chuán qí jiù, hán lìng fēng liú zài jǐng qiáng.
莱公庙略传耆旧,韩令风流在井强。
ān yòng míng gāo zēng hàn lěi, bù fáng luó bài xià zhū qiāng.
安用鸣鼛增汉垒,不妨罗拜下诸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专题为您介绍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古诗,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